阅读历史 |

第54章雪中练刀行!太凶刀法!(1 / 2)

加入书签

飒~ 乌云深深暗暗,无数片雪花,自天穹而下,随着初晨的微弱光线,飘落至东犁军营之中。 “下雪天,似乎很适合练刀……” 姜尘将《太凶刀法》塞入棉衣内兜之中,缓步走出营帐,心里仍在思忖着昨日范良善的警告。 “……他向你放风铺垫匈奴之事,我猜——下一次洪武将军传来的军令任务,必定与匈奴有关! 恐怕那时,他想牺牲的人,是你,是你的民兵,是上千民夫的命啊!” 以上内容,结合识海金字所披露的信息,他已经全然理解,最近一个月发生的种种古怪与迷惑之事。 最初之时,姜尘立下功劳,但偏偏“张龙象”给予功劳奖赏却极为吝啬,当时他见识少,并未察觉出问题。 但现在看来……区区替身,又岂能拥有张龙象本尊的气度与康慨呢? 吝啬,才是寻常人的本性啊! 也正是因张影实力不足,两度承受超过其极限的军令任务,才最终招致种种惨痛后果。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五百青州兵因此牺牲,冬衣等重要物资遭到焚毁,余下幸存的士卒与民夫,也因此事遭到征西军主力的厌弃。 而后攻伐东犁城之时,亦损兵折将,明明胜了,士气却低落到极点。 但偏偏,此事又怪不到张影头上,他两度拼杀血战,已然达到替身能做到的极致。 所有的不满、谜团、古怪与困惑,都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 “张龙象去哪了?” 却在此时。 小伍以及四什士卒从营帐内鱼贯走出,恰巧迎面撞见姜尘,好奇问道: “头儿,您要去哪了?” 姜尘被打断了思绪,抬头微笑回应: “心里有些不畅快,找个无人的僻静地方,去练练刀,发泄一番。” 说着, 举起了手中锋利长刀。 小伍抱拳,连忙道: “那就不打扰头儿了,我等还要赶去巡视街道。” 身后四什士卒,则裹紧了身上的棉衣,脸上大多显露出些许不情愿的神色,部分人,眼神里更是透着浓浓困意。 姜尘思忖数秒,沉声道: “后天便是粮仓验收完工之时,不能因下雪而有所松懈,倘若这事出了岔子,不但无功,需要接受惩罚,也意味着你们之前二十日的辛劳,全部作废,功亏一篑!” “最后两天,还请各位尽忠职守,待粮仓建成之时,表现最为优异之人,我会给予补血草果奖励,下一次青阳仪式,至多三四日便将开展……” 瞬间。 一听到“补血草果奖励”六个字,四什士卒顿时就不困了,纷纷挺起胸膛,精神抖擞。 小伍冷冷瞥了他们一眼,随后转过头望向姜尘,郑重道: “头儿,您就放心吧,谁敢闹事,请先踏过我的尸体。” 姜尘嘴角一抽,开口道:“倒也不必如此,若是遇上无法抵抗的危险,保持有用之身,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 他便挥挥手,让小伍等人尽快前往各处街道,及粮仓四周巡视。 “是,头儿!” 小伍立即带着众多士卒,踏步快速前进。 姜尘凝望着小伍远去的身影,脑海中再度回想起范良善的警告,幽幽道: “恐怕那时,张影想牺牲的人,是我,是小伍、公孙虎、陈不饿,是上千民夫的命啊!” 一念及此。 姜尘心中愈发不畅快,持着长刀,缓步走出民夫营地,走出东犁城,向着戈壁深处走去。 ………… 漫天风雪中,一道身影踩着戈壁砂土,持刀缓步前行。 凌冽的寒风刮过他的衣衫,四面八方袭来的寒意,令他体表已然微微冻伤。 此人,正是姜尘。 他拾起了之前被小伍打断的思绪,“张龙象去哪了”,这个问题,早已有了答桉。 “张龙象,去了楼兰国都!” “欲以一人之身,行刺王杀驾之事!” “若能成功,当真是足以名动天下的大事,恐怕连皇帝都得亲自嘉许一番!” 姜尘嘴角浮现出一丝讽刺笑意,想起了一句老话,语气中透着浓浓的无可奈何: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东犁城千余民夫,一千青州兵,伍长,什长,屯长,百将,五百主,千夫长,乃至于张影,甚至是我,恐怕都称不上‘一将’……” “我们这些人呐,充其量,不过是万千枯骨中的一员!” 姜尘长叹一声,紧握兵刃,抬眼望向苍穹。 雨雪从浓重云层瓢泼洒下,吞噬了世上大多数光亮,也淹没了戈壁本就稀少的绿意。 偌大戈壁,显得愈发残酷死寂,仿佛世间所有希望,尽数淹没在深深黑暗之中! 身为一营士卒的校尉,你是张龙象又如何? 你是大卫朝第一莽将又如何? 你是匈奴克星又如何? 两千青州士卒信任于你,数千民夫追随着你! 而你! 却玩忽职守,将原属于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全数压在替身张影的孱弱肩膀上,这公平吗? 寒风越来越凌冽。 姜尘行走在戈壁深处,想起了一句话: “你未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 上千青州兵追随张龙象多年,而这位堪称天命之子的传奇校尉,却抛下了自己的同袍,私自去做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最终, 这些信任张龙象的兵将,为“张龙象”三个字,白白牺牲死去了。 姜尘眼中透着浓浓的无可奈何,而眼底所蕴含的悲凉情绪,犹如火山湖口的冰面,深深严寒之下,蓄藏着足以毁灭一切的滔天赤焰! 他向前缓步行去,却在这时,一块近乎有十三四立方米的黄岩巨石,赫然挡住了前路。 也正是此刻, 姜尘心中明悟,该挥刀了! 一刀, 又一刀…… 黄岩巨石表面,渐渐被噼出一道又一道深深的刀痕。 每一道刀痕,其深度,都要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