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一五章 你特么告诉我,这城怎么守?(3 / 4)

加入书签

守军也疯了一般的涌上前去,一时间战况尤为激烈。

长安城楼下的关羽丹凤眼开阖,手持那钢制大刀,眼芒犹如一柄夺萃的利刃凝视着长安城。

身旁副将赵累则是面露难色,望城兴叹道:“想不到,仅仅两千人守军的长安城,竟尤是这般强硬…”

“你去——”关羽直接了当的吩咐赵累。

“诺!”赵累当即领命,就引兵也加入了这攻城战。

其实,关羽只是吟出“你去”这两个字,事实上,这两个字之后,关羽后面还有话,只是尚未吟出。

他后面想说的话是:『若你赵累不行,关某亲自先登破城——』

没错,自打关羽与关家军过子午谷进攻长安开始,他已是没有任何退路!

全力攻城——

不成功——

就成仁——

这边厢,长安城的战事如火如荼,战况尤为激烈。

那边厢,以关平为首的一万两千余荆州军士对汉中城也发动总攻。

驻守汉中城的钟繇,他本是大书法家,面对任何情况…他多是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甚至,当年曹袁决战,他支身赴长安…几乎是以一己之力稳住了关中混乱的时局。

可是,这一次…他委实有些绷…绷…绷不住了。

“钟寺卿,不好了,不知从哪来的荆州军突然从北城门杀过来了…”

“钟寺卿,不好了,南城门…南城门也有荆州兵突然杀出,弟兄们…弟兄们措手不及,城门已经被夺下,正在组织反攻。”

“钟寺卿,不好了…城内有氐人、賨人里应外合…城内武库、箭楼多处起火…”

“钟寺卿,西城门…西城门敌人已经杀到城头上了,西城门需要支援,需要支援…”

钟寺卿,钟寺卿,钟寺卿…

此时的钟繇整个脑瓜子都是“嗡嗡”的,心乱如麻,他有太多、太多、太多的疑问,比如什么叫不知从哪来的荆州兵,什么叫里应外合…

得亏钟繇是个大书法家,是个文化人,否则真的要爆粗口了。

——『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不知从来的荆州兵?什么叫里应外合?』

短暂的惊慌、错愕之后,钟繇还是展现出了大书法家才有的气定神闲,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都愣着干嘛?快去各城们坚守啊…”

“可是各城门都在求援啊!”

随着一名副将的话,钟繇大手一甩,“汉中驻防的不过三千人?处处都要援军?哪里有援军?让各门死了援军的心思,各自坚守…”

说到这儿,钟繇的目光愈发的炯炯有神。

他进一步的提醒道,“汉中距离巴山这般近,就算不知那些荆州兵用了什么法子能够潜行至我们汉中处,向我们汉中发动奇袭,可只要我们能坚守住半个时辰,大王驻扎在巴山的军队就能够回援,怕什么?都一个个的打起精神来?守住这汉中,还怕大王没有赏赐,还怕没有泼天的富贵么?”

钟繇的声音越来越大,到最后几乎是嘶吼的。

但这嘶吼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大书法家的底蕴与含金量这一刻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诺…诺——”

“得令——”

一干副将领命,就踏出房间,往各自的岗位上,丢了大门的那就抢回大门,敌人先登上城头的,那就把他们劈砍下去。

一时间,原本混乱不堪的汉中城,竟是神奇般的平稳了下来。

呼…

这时,随着所有副将、亲卫行出房间,钟繇方才大口大口的开始喘气,紧张啊,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可这种时候,硬着头皮也得上啊。

呼,又是一声深深的呼气,他将地上摆放着的一块儿残破石碑抬起,他淡淡的说,“老伙计,你会保佑我的,像是往常一样,没错吧?”

说到这儿,他将石碑放在案几上,庄重的拱手,像是在做某种仪式。

又好像是这残破石碑带来的仪式每一次都能使得他转危为安。

做完这些,钟繇方才装备好佩剑,快步出门,亲卫早已等候在门口。

钟繇问:“哪处城门最是急迫?”

亲卫回道:“东城门,攻…攻东城门的似乎…似乎是关羽的儿子关平…”

“关羽呢?可看到了他了?”钟繇连忙追问,

这时,他的瞳孔已经瞪大到极致,他再想,如果关羽这个时候出现在汉中,那…那今日的局势,怕就不是他这个书法家能够扭转的了。

“没有看到关羽——”

随着亲卫的话,那颗高高悬在钟繇心头的石头总算是安然落地。

“那就好…那就好…”

钟繇庆幸的吟出一声,继而低着头匆匆的就往东城门方向支援。

可就在他低头的刹那,他好像觉得什么不对劲儿…是影子,没错,乌压压一片的影子,可这大白天的?哪里会有影子啊?

就直钟繇疑惑之际…

“钟…钟寺卿…卿…卿…”

一个亲卫语气磕绊至极。

钟繇转过头望向他,却见他仿佛愣住了一样,而他的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