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朔方统万,攻防战术(4k)(1 / 3)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西汉元朔二年,武帝派卫青领军出击匈奴,收复了河套以南的广阔土地,并于阴山以南的河谷区,设置朔方郡。后又遣人于阴山南麓兴建长城,筑朔方郡治及辖下十县。
自此朔方成为长安正北的边防重镇,又于大河支流无定河流经长城的位置,建立鸡鹿塞,成为整个区域最重要的军事据点。
若被攻破,外敌可长驱直下,兵锋指向关中,其情况等于幽州之于洛阳。故此朔方长期驻重兵,镇之以猛将。
然而,自从隋末梁师都占据朔方郡造反,依附东突厥之后,这处重要的边塞关隘基本上就失去了作用,且由于梁师都本身有突厥血统,为赵德言暗地里的师弟;
一旦其人肯放开长城守备,让突厥狼骑入境,而突厥人也有着超出劫掠的野心的话,其情况还要严重得多,对过往的中原王朝来说,简直是亡国的危机。
正是因为如此,在边关遍布防守漏洞的情况下,赵青表明了她主动出击,以最快速度夺回长城控制权的态度,于突厥人大军抵达之前堵住朔方这个缺点,从而减少关中军民的损失。
除了分出一半兵力进军云中、五原,以拿下那边割据的刘武周外,剩余的五万远征军,则全程奔袭向着朔方城而来,旨在先破梁师都,再背倚长城,于无定河流城与突厥大军正式交锋。
由于生产了不少发动机代替畜力的原故,行军辎重的效率大幅提高,所耗粮草明显减少,前锋推进的速度相当惊人,不到半个月就进入了朔方郡的范围,在遭遇战中击溃了梁师都的守军。
鸡鹿塞及附近红石峡段的长城区域,显然主要是靠着地利对外防守,对内并不太大的优势,在双方兵力不相上下,又有着技术碾压的情况下,在突厥大军南下至此的数日前,这片地域终于被成功收复;
梁师都则率领只余两三成的残军,败退到了位于无定河和毛乌素沙漠边缘的统万古城,凭借着坚城和复杂地貌气象防守反击,勉强等到了多达八万人的第一批突厥援军,形成了对峙的状态。
……
在一条由红石构成,朝上高耸,环列如屏,又中有裂口的山障处,无定河从十多丈宽的断涧流过去,东西悬崖对峙,险峻雄奇,非常壮观。
长城从东北无限远处攀山越岭而来,连接崖断处的东边,再从西崖继续行程,延至视野外看不见的远处,倍添鸡鹿塞的威势,令见者无不叹为观止。
红峡映日,耀目生辉。
两万多名驻扎在鸡鹿塞内外区域的远征军,除了小半在警戒着突厥人随时可能发动的袭击外,倒有一大半人正使用着各类近期经过改造后的挖掘工具,忙于为整片红石峡防区疏通车道。
在这片同时存在着莽原、沙漠、峡谷、平川,千沟万壑的地域内,若要将新式战车和各种车辆投入到作战之中,远比一般的情况困难得多,需要解决大量问题,且灵活机动性明显被突厥骑兵所压制。
不得不说,突厥人率先出动,把安国军队挡在了地形平坦易于冲锋的草原之外,从而避免了跟杀戮武器的正面对抗,确是一件极高明的战略,很大程度抹平了对方的优势。
毫无疑问,能否适应多变的地形状况,充分发挥出高新技术下的集中力量优势,正是此次无定河争夺战的重点所在,甚至于决定了双方整体战局的优劣胜负。
在前锋部队收复红石峡后,由于所携带辎重有限,大军尚需等待后续多批关键物资,如煤炭、精钢、机械零部件等抵达之后,才能渡过适应性的阶段,因地制宜发挥出足够的力量。
而经过数天的对峙和几次小规模冲突,远征军在荒漠野战中以一比十五的战损比击退了由梁师都残军、突厥“双枪将”颜里回和“悍狮”慕铁雄组织起的进攻,基本上已经奠定了局部地区的优势,还在鸡鹿寨前头建立了一座临时工事“无定堡”,作为探出长城之外的前哨。
不过,根据突厥方面传出来的消息,第二批突厥援军的人数,将会高达二十余万,除了十二万由颉利直属统率的金狼军外,剩下的则为草原各族派出的仆从军,以及超过二十万被掳来作工的奴隶;
加上原有的统万城守军、梁师都残军,第一批突厥前锋,号称百万大军云集,且将于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陆续抵达无定河一带,展开真正惨烈的大规模战役,意图重新破开长城边关,长驱直入。
……
这一天下午,鸡鹿塞西面的城墙处,在两架三百石巨弩的间隙之间,随军出征的双龙寇仲、徐子陵,正在跟他们新认识的朋友杨公卿互相交谈,商讨接下来的战局。
杨公卿原是隋末义军首领之一,现早已接受招安,因在后续战绩中表现过人,被任命为统兵一千二百人的折冲都尉。
只见他相貌略显苍老,中等身材,脸上永远挂着点温和的笑意,手上拿着每三百人的校尉便可配给的望远镜,眺望着数十里外笼罩在沙尘之中、看上去一片白色的统万故城,主动开口道:
“统万城位于朔方之北,黑水之南,乃数百年前西夏之主赫连勃勃驱役十万民众筑成。此人本来不是这个姓,好像是铁弗什么的,但生性自高自大,以为‘帝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