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无定河边骨(5k)(2 / 3)
推动下,突厥狼军与安国远征军终于在无定河畔排开了阵势,进入了正面决战的倒计时。
广阔的战场上,数以万计的突厥步兵和骑兵们组成了壮观的军队。他们手持各种武器,身披坚固的铠甲,战旗在风中飘扬,铁骑铁马,威武壮观。
在战场上,突厥军队的阵型布置得非常有策略。前方以防御为主的步骑兵被布置成了横长阵形,承担着保卫阵线的重要任务。这个阵型可以有效地阻止敌军的进攻,为后方的骑兵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做出反应。
而后方的骑兵则排列成了十六组,形成了偃月式的阵势。每组约有一万骑,他们紧密排列,形成了半月形的收缩密集队形。这种队形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好地保护骑兵,使他们不易受到敌军的攻击。
同时,偃月式阵势的圆拱面向敌阵,使得防御线缩小,变成一个机动的防御体系。这样,无论敌军从哪个方向进攻,都会遭到骑兵们的猛烈反击。
值得一提的是,巨大军阵的前锋骑兵,几乎全部由颉利直辖的金狼军组成,可见联军各族间的信任并不足够,否则颉利大可让他此次名义上统领的契丹军、室韦军或回纥军任何一军打头阵。
而在突厥大军的对面,安国方两列战车共八百辆,分前后两行打横排开,接近三万的骑兵步兵装配着强弓劲弩、坚矛利刃,阵容整齐地排在两列横亘一里的战车之后。
太阳的光线在两军一侧斜斜射下,兵刃的反映,使整个战场金光点点,闪烁不定。
虽然装备了不少的机动车辆,但它们的数量并不足于覆盖到军队的大多数,且在类型上通常不怎么适合正面作战;
远征军中更多的,还得是近期从周边地区调集过来的精良战马。这些战马有着强健的体魄和敏捷的反应能力,可以在战场上为军队提供足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
就算在成规模的战车、枪炮面前,骑兵也并没有那么容易被彻底淘汰,实际上,二十世纪早期,掷弹骑兵、枪骑兵仍然有着不错的战力,二战中苏联、德国都使用了数百万匹战马,直至二战末期骑兵才彻底离开了战场。
在这次战斗中,占据总人数过半的骑兵部队,主要是为重型装甲战车和轻量化连弩车、投石车等主力部队提供掩护,并增加战术上的变化。
他们可以利用自身的机动性和敏捷性,对敌军进行突袭和骚扰,破坏敌军的阵型和士气,为主力部队的进攻提供有力的支援。
需要说明的是,当颉利的后续兵力来援之后,远征军一方就大量减少了突袭的战术,毕竟对方联军中也有着许多不俗的将领,凭借着体量优势,只要碰巧反击成功了一次,就会导致对方出现惨烈的损失。
每一个能练到先天的高手,都不可能是愚钝无知的庸才,对环境的感应力与判断力必定远超常人,只要将复杂的招式其中的一小部分成功应用于战场之上,且确有声望地位可令手下将官士卒听命行事,便已算是比较优秀的将领。
而在面对外敌巨大威胁的情况下,各族联军中上百名先天好手互相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维持着保守型的水边连营防线,在战术战略上几无疏漏,令人无法轻易突破,再次施展奇袭取得战果。
在这种情况下,一场大规模的正面会战,可以说对已有些缺粮的突厥军、对希望尽早取胜的安国远征军来说,都是他们所认同的选择。
……
就像互相约定好的一般,到了日上中天的时分,两支人数差距悬殊的大军缓缓向前移动,决定胜负的时刻,在敌我双方的“久等”下,终于降临。
突厥狼军首先发动,施展的是全骑兵的冲击战术,西面而来的突击兵,五千人呈扇形般散开,前锋的战士均手持特制的大藤盾,以挡箭矢。
此为胡人最擅长的战术,第一轮冲锋陷阵后,便可绕往敌阵各方,从四面八方轮番冲击,消耗对方的箭矢,削弱对方的战力。
借着丘陵起伏的复杂地形,他们在战场上快速机动,时而分散,时而集中,不断变换阵形,使得敌军难以捉摸,臻至灵活如神的境界,显然是金狼军中真正的精锐。
骤看似是杂乱无章,事实上已把团队精神和默契发挥至无法胜有法的化境。
注意到这支狼骑所带来的威胁,统率全军的主帅李靖并未将作为主力的战车阵列派出抵挡,而是迅速调动了侧面两个坚固的盾牌阵,让他们在急剧的战鼓声中腾跃而起,瞬息间逼近至外围布置的拒马阵百步之距。
随着鼓声愈发急促,他们的速度持续提升,紧接着止步抬起巨盾,重重地向下扎入土地中,仿佛要将所有力量凝聚在这一刻,要将全身的力气都倾注在这雷霆一击中。
箭矢嗤嗤作响,破空之声大作,敌骑攻向山岗下左、右两阵的第一轮箭矢已经射出,而后掉头便走,让后方人马进入他们先前的位置,发动第二轮箭攻,企图试探并牵制远征军偏锋的行动。
“咚!咚!咚!咚!”
箭矢射中重钉盾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虽是远攻,但箭矢的威力仍难以抵挡。每一声响都透露出突厥人威慑天下的骑射本领,威胁力极强。
几乎与此同时,巨盾兵迅速移过了一个身位,在一面面钉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