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钱荒(1 / 3)
皇帝苏河透过马车的玻璃,看到外面跪着要钱的农民。
他询问道:“价值数千万两的商票,全部都是欠农民的钱吗?
咱们大华农民能这么富裕,被欠下数千万两的欠款。”
陈贞慧连忙解释道:“陛下,商行欠农民的欠款,大部分都在十两银币以下。
臣预计总额大概在八十万两银币左右。
商票的主要额度,大部分都是商行之间互欠。
很多都是三角债,处理起来极为麻烦。
顺天府大理寺这段时间,有八成的桉件,都是在处理商行之间的款项纠纷。”
皇帝苏河听到这里,他露出笑容,这个数额与他想的差不多。
只是京城周边的菜农,还是接受商票欠款的菜农,怎么可能让人欠下数千万两银币的债务。
菜农把他们所有资产卖掉,都凑不齐这么多的银币。
皇帝苏河吩咐道:“
商行与农民的纠纷,主要桉值都在十两以下。
你们顺天府尽快介入,让商行尽快解决十两以下的商票。
为了十两银子,喝出一切来要账的农民,他们的事情必须优先处理。
你们顺天府暂时先不管商行之间的纠纷。
无论是变卖商行的资产,还是让商行东家出钱。
农民欠下的商票,要全部让这些商行足额兑换。”
皇帝苏河看着外面的农民,这其中一大半的农民,身上都穿着带补丁的衣服。
手握十两以下商票的农民。
他们全指望靠种地,挣那点活命钱。
这些钱是维持他们生存必须的资金,一旦被断绝,就会变卖牛羊典当家产,走向破产的边缘。
一无所有的农民被逼急了,他们什么事都敢做。
官府必须优先维护,这种弱势群体的利益。
具有数万资产的商人,他们的被欠下数千两银币,根本就不会影响到他的生死。
顺天知府陈贞慧明白皇帝陛下的意思。
事情有轻重缓急,解决农民问题,其他的问题都好处理。
他拱了拱手说道:“臣这就安排下去,让这些商行优先偿还农民的商票。
无法偿还的商行,顺天府会强制变卖他们的家产偿还。
臣会尽全力解决这件事,安抚这些农民的情绪。”
皇帝苏河嗯了一声,顺天知府陈贞慧理解的很到位。
他看到陈贞慧知府刚要下马车,召他回来询问道:“陈知府,你是否了解商票事件的始末。
为什么京城之中,大量采用商票,规模都有数千万两之多。
难道商票比银币还好用。”
陈贞慧刚刚转过的身躯,再次转了回来。
他恭敬的介绍道:“陛下,相关情况臣也有所了解。
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导致商会大量使用商票。
商票肯定没有银币好用,但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银币太少。
除了少府旗下的公司,一些小的商行很难从银行兑换到足额的银币。
银币就很稀缺,市面上的铜币比银币还稀缺。
这些商行与农民和小商人做生意。
他们需要大量的铜币,银行供应到市场的铜币,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前些年市场不算繁荣,商品主要集中在某一个地区。
布匹和粮食都能充当钱币的作用,铜币紧缺还不像现在这样严重。
随着铁路的建设,全国各地的商品,很容易就销往其他地区。
再加上军方收购大量的铜,导致市面上的铜严重缺乏。
银行放出来的铜币,每年都减少很多。
商品流通变快,商品的价格随市而动。
以物易物的交易,因为商品价格快速波动,导致这种交易方式无法取代钱币的作用。
开始有商会被逼无奈,他们就以自身为信誉,通过发放商票的方式,逐渐积累欠款,给这些人兑换银币。
这家商会成功之后,全国的商会争相模彷。
商会这么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这样操作之后,他们可以省下一大笔资金,挪作他用。
商会从银行贷款,需要极为麻烦的手续,还要付出大量的利息。
通过商票,等于向其他人借贷,又不用付出利息。”
苏河听着陈贞慧知府的讲述。
他知道商票出现的重要原因,那就是市面上出现了钱荒。
这些商人因为缺乏铜币和银币,不得不用商会自身的信誉担保,创造出商票。
市面上缺铜,苏河知道具体原因。
一个原因是大华王朝,铜矿的主产区是云南。
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