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9章 孙家庄百姓的生计(1 / 2)

加入书签

叶琛觉得,虽然不至于说小冰期真的来了,但是正在逐渐靠近应该是真的。

因为天气确实比他意识之中要凉得快一些,而且自然灾害也着实过于频繁了。

希望今年,不至于再来一场雪灾啥的吧?

他记得听老人说过,太宗皇帝活着的时候,几乎每年都闹雪灾,而且每年雪灾都会死不少人,挺吓人的。

最近下了几场雨,大家开始有意识地增添衣物,村里基本上看不见光着屁股满大街跑的娃娃了。

在老村正的安排下,村里人抓紧收割最后的蘑菇,推平蘑菇大棚,平整土地,准备种植宿麦,也就是冬小麦。

高适和常林两人也不闲着,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还会吩咐将士们到各家村子帮忙耕种土地,尤其是清河村更是主要帮衬对象。

一个都尉,一个团长手下将近一千人的青壮,干起活来比牛犊子都猛,这让村里的老人笑得眼睛都快眯成了一条缝。

当然,军民之间的鱼水情也逐渐形成了。

其中有一个人美得连北都找不到了,那就是二壮,他开了杂货铺,简直就是旧时代的强军小卖部,什么肉干、果脯都是军中的抢手货。

就连高适、常林都经常光顾,军中缺乏什么物资,就直接找二壮采购,让二壮赚得盆满钵满。

而三壮这家伙竟然重操旧业,将人家将士们制造的粪便全都拉了回来,存在打谷场沤肥。如今叶家的粪肥自家都用不完,到了需要雇人帮忙加工,然后贩卖出去的地步。

当然,赚了钱是要跟军队分的,而且要优先供应清河村的乡亲们,不然乡亲们肯定会有意见的。

清河村也鸟枪换炮,在叶琛的操持下,成立了公共牛舍。

拿村里积攒的银子,一口气买了四十头牛,一口气花了村里辛苦积攒下来的六百多两银子,心疼的老村正的脸都绿了。

叶琛既然做了这个村正,肯定就不会只有这点操作的。

他主持村里人集体开会,将村里人分为四个大队,每个大队,设置一个队长。

由这四个大队,分别供养这四头牛,队长是负责人。

同时将村里的土地划分为公田和私田。

所谓的公田和私田,只是村里私下的叫法,朝廷并不承认,但是并不妨碍清河村这么操作。

私田就是乡亲们自己家的田地,而公田就是村里给四个大队划分的荒田,以及尚未卖出去的农田,由各大队集体耕种,不允许荒废。

乡亲们除了要利用耕牛快速种植自家的私田,每个大队还要承担一定数量的荒田开荒种植工作,荒田开垦出来的粮食归该大队所有。

同时公田的劳作垦荒,以及宿麦的种植,由村里监督,四个大队每年进行产量比拼,输的一方每年要多缴纳一定比例的公粮到村里,这样也能提高乡亲们的劳作积极性。

于是乎,村里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就开始了。

几乎没有人闲着,每天都往地里跑。

大家都知道,村正是说话算话的。

私田里的粮食产了粮,到时候是自己的那是天经地义,而公田的粮食,那是朝廷的,是村里的,到时候大家竟然也会一起分,大家自然一个个兴奋得不成样子。

这也是看得见的收成啊。

而这个时候,村里的学堂也开始修建,有一个十五亩的操场,上面布置了蹴鞠场,校场,孩子们可以在里面踢足球和训练武艺。

而房间也不少,一共修了十二间,两个村正心里都很清楚,孙家庄并不过只是时间问题,未来清河村肯定会成为朐临镇第一大村,甚至超过朐临镇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学堂一开始,就奔着超越清风书院去的。

这十二间有六间作为教室,一间作为储藏室,一间作为休息室,还有两间作为学生们的宿舍,因为清河村计划是留下一定的名额,允许外村的学生来读书的。此外则是活动室和食堂。

别看如今叶琛是村正了,但是地里的庄稼依然不放心,每天都要跟着大壮下地去忙活一番,二壮这小子则没有那么多时间。

因为农忙时节,正是村里人频繁光顾他杂货铺的时候,各类农具,种子卖得飞起,简直一刻都离不开人。

尤其是杂货铺摆上的小麦种子,不论是纯度、净度、水份上都没得挑,村里的老人只要拿起种子闻一闻,咬上两颗,就知道该选什么。

这一日,下田回来,叶琛回到杂货铺,准备喝口水,二壮赶忙跑过来。

“爹,我有事情跟你商量。”二壮开口道。

小壮一撇嘴,“二哥,你怎么那么讨厌,爹爹刚干完活回来,累着呢。”

叶琛摸着小壮的脑袋,笑着对二壮道:“说吧。我看看我家麒麟儿又有什么主意了?”

“爹,前些日子我去孙家庄了,除了流放、看砍头的人家之外,剩下的村民以老弱病残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