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章 另有他人(1 / 2)

加入书签

支队长办公室。秦勇正翘着二郎腿,端着小茶壶,哼着三十年前的流行歌曲。

命案不可怕,只要能破案,那就是好警察。从一线刑警干到现在,秦勇经历过的案子大大小小也有上千起了。

光是命案每年差不多都有个十几二十起。可以说是尸山血海里历练出来的。

面对命案,秦勇也早就有了一颗平常心。办案的时候,该紧张紧张,该加班加班,现在,案子破了,那就是放松的时候了。

其实干警察不长命也是有道理的,案子来了,肾上腺素飙升,几天几夜不睡觉都是家常便饭。

案子了了,整个人似乎都瘫了。靠在椅背上的秦勇,哼着小曲,眯着眼睛快要睡着了。

明天去局里汇报一下案情,中午就可以下班了吧……嗡嗡嗡。手机震动声惊醒了刚刚要睡着的秦勇。

“老刘啊,现场那边忙完了?”第一案发现场是所有命案中,现勘最关注的环节。

“这边忙的差不多了,不过发现一个新情况。”

“哦?什么情况?”

“张伟……可能不是凶手!”不是凶手?刘国栋的话像是一柄冰锥,直插秦勇心窝。

刚刚有点的朦胧睡意瞬间消散。从椅子上蹦了起来,秦勇声音都高了八度:“你刚刚说什么?”刘国栋的声音低沉:“张伟,有可能不是凶手。”远在八号冷库的刘国栋,此刻裹着大衣,冻的鼻涕横流。

现场的工作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就结束了。采集了现场证据,回去就能睡个安稳觉。

结果,陆川的一个电话,代表所有工作可能要重新开始。

“现场发现了什么吗?”秦勇的第一反应是刘国栋在现场发现了什么证据。

但是张伟都已经撂了,交代的犯罪经过也很详实,不像是替人顶罪啊。

“现场这边没什么发现,是陆川那边。”

“他从尸体碎块上采集到了一枚滴落状血迹,血型和死者血型不符,猜测应该是凶手留下的。”

“我们还没抓着张伟的时候,陆川那边就给滴落血型做了血迹分析。”

“但是刚刚陆川给张伟采集血液后,发现他的血型是a型血,而滴落血迹的血型是ab型。”

“张伟,很有可能就不是凶手!”挂断电话,秦勇披上大衣,直奔现勘实验室。

刘国栋给秦勇打电话汇报的时候,陆川正在对尸块上的血迹进行dna信息采集的检材处理。

从技术角度来讲,陆川只是提供现勘发现的证据。至于证据指向什么人,那不是陆川关注的。

所以,在确定张伟的血型和滴落血迹的血型不符后,陆川的重点就放在了血迹dna信息提取上。

秦勇来的时候,滴落血迹的dna信息刚刚提取完毕。

“小陆,老刘说你这边有新发现?”抬头看到是秦勇进来,陆川点点头,接着就继续操作电脑。

和前几个月相比,陆川已经不是见谁都要敬礼的萌新了。一等功功勋获得者,让陆川积累了足够的地位。

现在,已经没人拿陆川入警时间说事了。整个刑侦支队,都知道陆川是指纹鉴定分析方面的专家。

这可是最吃香的技术能力之一。说不定哪天自己手里有一个指纹,就需要人家帮忙。

“秦队,有一点发现。”陆川把血型比对不统一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按照张伟的说法,他是独自一人杀了王桂枝,之后又是一人独自驾驶出租车抛尸。”

“这样的话,王桂枝的尸体上就不可能沾染除了她自己,和张伟之外任何人的血迹。”

“那这滴血迹是哪来的?”一滴血,微不足道,但是在有些时候,足以推翻整个案件。

警察办案,讲究的不是逻辑的贯通。逻辑讲的通,现实不一定讲的通。

现实发生的事情,也不全是符合逻辑的。比如张伟的杀人动机,根据他交代,两人就是因为拌嘴,他就把人杀了。

这显然不符合逻辑。但是现实有发生的可能。所以,任何案件侦办,逻辑推理基本上都是辅助分析。

最终要看的,必须是证据。人证、物证要齐全,证据链要完整,同时不能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根据张伟的叙述,杀人动机、凶器,作案现场,抛尸过程和手法等等,都能形成闭环。

但是,尸块上的这滴血迹,让闭环出现了漏洞。秦勇当然知道陆川的意思。

这滴血迹,必须找到来源。

“dna信息比对怎么样?”陆川刚刚把信息录入系统,正在比对。秦勇问的时候,结果正好出来。

“嗯?”扫了一眼报告,陆川微微一怔:“信息同源?”

“什么信息同源?”秦勇看到dna比对结果出来,上前一步。

“哦,”陆川点动鼠标,打印报告:“我采集张伟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