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惊天封赏(2 / 3)
r> “拿都拿来了,你收下就是。朕什么好东西没有,难道还差一尊玉像不成?” 心疼啊心疼,憨憨孙子太气人,魏老匹夫明显是故意激朕! “拿走拿走,朕眼不见心不烦!” 一不小心把真心话说了出来,魏庆和心中舒爽了不少。 刚才太上皇卷走了墙上挂着的好几副字画,若是不找补回来,他的念头不通达。 “此人是谁?为何要躺在地上?这些血又是怎么一回事?” 太上皇略有尴尬,正好拿半躺在地上的孔仁镜岔开了话题。 刘弘大致说了一下方才的事,太上皇不耐烦的摆手:“又是这等烦人的事,泓儿,你看着处置吧。那個谁……孔祥廉是吧,回去好好教导孔家子孙,别给孔圣丢脸。魏老头,赶紧派人洗地,歌舞呢?美酒呢?难道要让朕饿着肚子不成?” …… 魏庆和不但是太子太师,更是当今皇帝的启蒙老师,地位极其特殊。 太上皇坐在首位,魏庆和居于其左,皇帝刘恒居于右侧。其后便是四皇子刘弘以及刘弘的小伙伴贾琮。 顺着魏庆和坐在旁边的依次是朝中宿老,在野贤达,圆桌共计坐着十人。 歌舞不过点缀,今日的重头戏其实已经被魏庆和摆在明面上了,那就是林如海的那本《论语》新著。 若说方才拿出此书时的震撼已经够众人议论纷纷,那魏庆和在酒过三巡之后说出的话足以让朝野仕林炸锅了。 “此句读之法乃荣恩伯之子贾琮所创,钦差巡视江南诸州府道盐政使林如海,以及其女完善此法,并由林如海亲自以《论语》试行句读注释,老夫只是校准。” 丝竹之声补绝,但众人已经失去了对于歌舞得兴趣。 堂中哗然一片,有人甚至呆呆的举着酒杯,张大了嘴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魏庆和向刘恒拱手:“陛下,此法于文教有大功。无论是首创此法的贾琮,还是负责完善的林如海以及林家丫头,均应重重嘉赏。” “大相公说的不错,朕也有此意。不过大相公漏了一位功臣啊,若无大相公校准,就贾琮肚子里的那点墨水,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错漏之处。” 刘恒刻意太高了魏庆和的功劳,魏庆和谦辞一二,最后还是太上皇拿了主意,当场便宣布了圣赐嘉赏。 “敕封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傅、中极殿大学士魏庆和,奉天翊运推诚守正文臣临江侯,特赐世袭三代始降。” “晋嘉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钦差巡视江南诸州府道盐政使林如海为中奉大夫、正治卿、右都御史。” “晋太子左卫率、羽林郎将贾琮为资治少尹、轻车都尉并授昭勇将军。” “敕封林如海之女为文安县主,赐县主仪卫,吾仗二,立瓜二。红罗绣宝相花伞一,青罗绣宝相花扇二。前引二人,随朝侍女三人、亲兵卫五十。享郡主俸,追封其母贾氏为二品夫人,令苏州府建牌立碑,礼部致祭。” “令礼部、翰林院以新式句读之法重修四书五经,各省诸藩,今后奏疏、公文往来、科举应试皆以新式句读之法为准……” 虽说正式的封赏圣旨还没下来,但京城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沸腾起来。 其中议论最多的不是创下新式句读之法的贾琮,而是文臣封侯的内阁首辅魏庆和,以及敕封文安县主的林黛玉。 至于贾琮与林如海的封赏不过晋了一级罢了,而且多是没啥卵用的虚职。 魏庆和就不一样了,文臣封侯,除了开国时的几位从龙之臣,魏老爷子今日是开了先河。 有不少人在猜测二圣此为的深层含义,其中最为可信的说法便是二圣要推魏庆和出来与曲阜孔家打擂台。 林氏女算是沾了母舅家的光,而且林如海明显站队皇帝与魏庆和,算是二圣给魏庆和推出来的帮手。 贾琮一回到家就被皇帝提溜到了园子里,劈头盖脸一通骂。 “胆子是越来越大了,伱以为你是谁?敢明火执仗跟曲阜孔家对上。真以为拳头硬就能为所欲为?要不是泓儿挡在前面,信不信过不了几天那些文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把你淹了!” 皇帝越想越气,啪啪啪就往贾琮的脑瓜上连拍数下。 这小兔崽子关系着他对朝堂未来的布局关键,万万不能被文人排除在圈子外了。 贾琮顺势躲在了太上皇的身后,露出半拉脑瓜委屈道:“那孔家人太嚣张了,竟敢骂我还说四哥偏帮偏信,我能不气嘛。再说了,我还没动手呢,四哥就把我拦住了……” “还敢犟嘴?” 刘恒又要发火,却被太上皇瞪了一眼:“行了,便是真的锤人了又如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