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四章 白银五十万的土豆(1 / 3)

加入书签

府试时,宝玉能以一篇骂遍公卿的策论上榜,不是说他的文辞有多么华丽,或是引经据典拔得了头筹,而是他的文章有充盈的感情,让穷苦人家出身的顺天府尹引起了共鸣。

黛玉本就是个感情细腻之人,又是亲身经历了去岁冬日的赈灾事,饱含感情的文章,从灾情、起因、赈济、吏治到最后的防微杜渐,完完整整的将那场人祸导致的天灾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工具人宝玉原本站在高台上紧张的不行,台下人头攒动,他甚至想要拔腿就跑。

“都是冬瓜,都是冬瓜,都是一堆冬瓜……”

“琮哥儿说的对,都是一堆冬瓜,我面前的都是冬瓜!”

冬瓜战术似乎起了一些作用,宝玉开始了背书。

“煌煌天日,京畿治下,天子左近,命官害民,以人力掘河堤,致数十万百姓遭难。”

“只见水淹禾稼、河冲房屋、饥民逃荒、夫奔妻追、子丐母溺、卖儿活命、弃子逃生、人食草木、全家缢死、刮食人肉、饿殍满路……”

“千里流民,万里饿殍,天灾呼?人祸也。”

“京畿之所,本已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然贪欲之下,仍有不法之徒,勾连贪官污吏,人造天灾,掘河堤、贪官粮……”

“《夏书》有云,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今人不及古人,敛民之财,食民之膏,行害民之恶。”

“京畿州府之灾已成顽疾,非重典不可行。扁鹊治疾,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治国如医疾,当诊脉开方,故而我等今日便行望问诊切之法……”

“请百家之言,论皇皇大道……”

宝玉的背书过程很顺利,台下从一开始的嘈杂切切,到最后变得鸦雀无声,整个国子监的校场只能听到宝玉的背书的声音。

说是背书,实际上在说到千里流民惨状的时候,宝玉已经勇敢的睁开了眼睛,看向远处天际飘荡的云彩。

那无状的云彩,好似他口中的水淹禾稼、易子而食的千里饿殍图,让宝玉胸中有一股难掩的悲愤之气冲出了喉腔,抬起了手臂,奋力疾呼。

“千里菏泽天地昏,扶携塞道离乡村。身无完衣腹无食,病羸愁苦难具论。

老人状何似,头先于步足。无气手中杖与臂,相如同行半作沟。

中弃小儿何忍看,肩挑襁负啼声干。父怜母惜留不得,持标自售双眉攒。

试看担头何所有,麻捴麦麸不盈缶。道旁采掇力无任,草根木实连尘垢。

于中况复婴锁械,负瓦揭木行且卖。形容已槁臀负疮,还庆未了征输债。

千愁万恨具物色,不待有言皆暴白。元祐何缘一至斯,贪官恶绅罪难书。

当年此疏谁所为,国朝少年心忧时。疏奏閤门不肯纳,马递径上银台司。

疏言大略经圣眼,四方此类知何限。此疏世远迹愈新,长使忠良肝胆热。

我因此疏间比量,满堂公卿空夸张。愿将此疏继无逸,重模图本陈吾皇。”

“我等少年子,读圣人言,行正义事,岂可畏公卿之怒,弃皇皇公义不顾?”

“今有荣国贾氏子,当以此疏叩宫阙,呈吾皇,为民请命,虽万死无悔!”

……

高台一人振臂呼,百千仕子同吟诵。

宝玉最后的急公好义少年子,一下子就让整个国子监校场的千百仕子激情澎湃起来,几乎同时振臂高呼,要为民请命。

一时间,国子监祭酒李守中都懵了。

不是说论道的吗?怎么就成了聚众叩阁,联名上书了?

“出大事了,赶紧去内阁请诸位阁老!”

“莫急,莫急……”

贾琮一把拉住了急的额头冒汗的李守中,微微一笑。

“叔父莫急,一切尽在掌控之中。此事大相公知道,陛下也知道。”

李守中顺着贾琮的目光往人群外的树荫下看去,那里有几名年纪颇大的中年汉子,正紧紧盯着校场中激情澎湃的仕子们。

“龙禁卫?”

贾琮点了点头,李守中心中突然燃起了极强的怒火。

他一把扯住贾琮的衣襟:“所以,这些都是你算计老夫,算计老夫的学生?”

“怎么能是算计?读圣贤书,行正义事,执天下公义难道不是我等圣人门徒的职责吗?”

贾琮的话让读了一辈子圣贤书的李守中愣了一下,随后松开了手,喃喃自语:“是了是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国子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