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1章 抢不到战利品了(1 / 2)

加入书签

奥朗则布是万万没有想到。

自己出兵之后,一兵不发,马什哈德这座波斯大城市,竟然就直接归顺了,这着实是让人不可思议啊。

而对于主动归顺的法里博尔兹.拉夫桑贾尼,奥朗则布当然也是格外的礼遇的,在得到了法里博尔兹.拉夫桑贾尼派过来的使者的承诺后,他当即就做出来了一个决定——任命法里博尔兹.拉夫桑贾尼为莫卧儿帝国的马什哈德总督。

同时呢,还赏赐给他二十万卢比,作为归顺自己的奖励。

好吸引更多的波斯人,主动的归顺自己。

却说奥朗则布这边,进展顺利,靠着在征服乌兹别克时,积累下来的威望,和资本,在中亚大地上,大举向西进取,并不费一兵一弹,夺下了重镇马什哈德时。

位于另一边。

莫卧儿帝国。

在中秋节刚过。

浩浩荡荡的大明天兵。

穿越了西疆总督区与莫卧儿帝国的军事分界线,踏入到了莫卧儿帝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

大明天兵的第一个目标,是比哈尔邦。

张破虏原名,叫作张继科。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是一个被寄与了厚望的读书种子。

实际情况也差不多。

张继科出自官宦世家,书香门第,其曾祖是大明朝嘉靖年间的两榜进士,祖父是万历年间的举人

勉强也算是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了。

可到了其父这一辈,家道就有些衰落了,举人都出不了,只中了个秀才后,便再也无法更近一步。

不只是,在科举上无望,就连在生育方面,也有些不太中用,熬到三十多岁,才生了张破虏这么一个独苗,自然是寄与了厚望,给其取名继科。

是继承父辈在科举上的志向。

同时呢,也希望自己的儿子,继祖辈一样,登科入仕。

可是,张继科明显是不是一个读书种子,跟其父一样,甚至连父亲都不如,连一个秀才都考不中。

一家两代,在科举上无望,原本父祖时积攒的家业,实际上也快折腾没了——科举还是很花钱的,尤其是,其父一生在乡试中折腾,花费甚大,到他这一代,家道实际上已经不是太好了,再加上他又是读书,又是考试,一直折腾到崇祯十七年,家都要败了。

可他,却依然中不了秀才。

不过,那个时候的张继科,却赶上了清虏入侵中华的民族危难之际,又赶上了朱慈烺,招募有志之士,效力军前的机会。

他就顺利的,进入到了登莱军校,学习军事。

顺便,也给自己改名明志,不再致力于科举,而是致力于破虏了。

二十七岁了,总算是混了个军官当。

而且,还因为从军得早,赶上了几场关键的大战,和御前亲军扩张时,军官稀缺的大好机会,坐火箭似的往上升,等到大明朝驱逐鞑虏之后,他已然成了一标之长。

不过,在这之前,张破虏的仕途,就有些前进不得了。

首先。

御前亲军结束了征战,扩军也停了下来,甚至还在裁军,想升官就有些难了。

再加上,他从军时年龄本来就有些大了,本人的表现,又一直是中规中矩的,是很难再继续地往上升了。

尤其是,御前亲军由于是初创之军,内部的绝大多数军官,还有高层,本身年龄就不算太大。

张破虏想熬资历,然后往上升,也不太现实。

在升官无望的情况下,张破虏从军的愿望,就不再是升官,觅封侯什么了。

而是发财。

发财是每一个人都想的事情。

张破虏青少年时,因为家道中落,是经历过一段落魄时光的,对于发财,就更上心了。

但当兵的想发财,可不容易啊,哪怕是军官,也不容易,克扣军饷,伙食的事,张破虏做不出来,没办法做(大明朝盯的紧)同时,他也不敢做(查出来惩罚太重)张破虏可不敢,因为克扣一些伙食费(军饷是肯定克扣不了的,因为压根就不经他的手)而毁了自己多年的心血。

而做生意嘛,张破虏前半生在科举上浪费时间,后来又在军界混,哪会做什么生意?

多年来积攒的那五六千两银子,真要是投入到商界,那可经不起赔。

对于张破虏而言,想发财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打仗了,抢战利品。

如果立点功,再得点奖赏,那就更好了。

因此,张继科就一阵运作,把自己运作到了西疆总督区,成了西疆驻军第二军一镇三标的标长。

打算在印度大展拳脚一下——他早就听说了印度的富庶,也打听到,几个在印度带兵打过仗的同僚,都发了财。

因此,他也想,带兵在印度抢一把。

不说别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