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4章 留学生(3 / 3)

加入书签

知识是无价的。”

“而且,他们留学时的学费,也万万不能够便宜了。”

“一个学期,至少也得两三千两银子。”

说到这,朱慈烺又嘿嘿一笑说道。

“对了,倘若他们,非得想学我大明朝的先进技术嘛,也不是不行。”

“陛下的意思是?”

傅山有些诧异,只见朱慈烺道。

“这些工科之类的知识,他们倘若想学,支付学费就是了,不贵,一个学期两万两银子!”

“他们要是真肯出这些银子,就权当是给学校里面,提供研究之经费了。”

“教授他们一些皮毛知识,然后真正的精华,不让他们知道就是了。”

“皇上,臣明白了。”

傅山恍然,赶紧朝朱慈烺说。

朱慈烺却是在心底琢磨,自己这么操作的话,大概可以,严格的控制住知识外流吧?

呃,朱慈烺实际上还是忽略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那就是。

他可以控制留学生进来。

但是,他没办法控制,在大明朝,学习了技术的高端人才出去。

倘若这些西方国家许以巨利。

再许出来几个庄园,还有一群欧罗巴美人。

想必大明朝这边,还是会有一些,不得意的,不愿意给领导敬酒的高端人才,愿意往欧洲润的。

打算润过去,让别人给自己敬酒。

在当地当大爷……

这边,朱慈烺在吩咐着傅山这些。

位于南京北面的一片工厂群里面。

一个叫苏氏制铳厂,几人匠人,正在设试着机器,老板则站在一旁,看着情况。

大明朝的火器工厂是相当多的。

这主要是得益于,朱慈烺当初,为了对付满清,所以,大规模的派订单,养活了一大群,在上下流产业链,靠生产军火为生的工匠,工坊,工厂。

不过,在随着战争结束,进入到太平年间后,这些个原本犹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的工坊,大多都因为没了订单,所以,失去生路,干脆改行干别的了。

不过,还是有几十家,大小的工厂,成功的保存了下来。

其中,有三大兵工厂,分别是郑氏,沈氏,还有广东。

而苏氏制铳厂,则只是一个小厂子,规模不大,员工也只有百十个。

只能够算小厂,接到的订单也不多,主要也是靠做民间生意维生。

由于大明朝并不禁止民间持枪,所以,走军品竞标,竞争不过大公司的小厂,就只好将目光,投入了民用市场。

苏氏制铳厂,就是这么一个小厂。

他们年产量,只有大概一万来枝,数量不多,但胜在一直有生意,为了扩大规模,厂长盯上了最新的科研成果,也就是蒸汽机。

眼下,看着安装妥当的蒸汽机。

苏氏制铳厂的老板,苏灿是忍不住感叹。

“有了这玩意,咱们的产量,就能翻许多了!”

“老板,产量虽然翻了,可我们也得能卖出去啊,卖不出去,光有产量,又能如何?”

“唉……”

听到这里,老板不由的叹息一声。

是啊,光扩张产能,但倘若卖不出去产品,那又有何用?

这几年,大厂也盯上了民用的市场,他现在扩张产能,实际上也最在赌,倘若竞争不过大厂,份额被吃掉的话,那这机器,可就白买了。

一想到这,他咬了咬牙道。

“咱们拼一拼,把质量提上去,把名声打上去,就不信卖不出去。”

“另外,老宋头……”

“你也领着人,搞搞研发,看看能搞出来一些民用的新式火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