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直布罗陀(1 / 4)
“你吃饱没?”
“吃饱了……”
“我没吃饱……”
“我这还有四文钱”
常乐坊街头上,当饭后出门散步时周伯谦突然开口,李定国便知道他没有吃饱,于是摸了摸自己的腰带,从里面拿出了几枚铜钱,数了数后递了出来。
“我这有两文,我们凑在一起就六文了,能吃两碗云吞面!”
周伯谦一看钱够了,当即双目放光的看似沿街寻找。
两人走在常乐坊的主干道上,四周说不上很热闹,因为常乐坊毕竟偏远,住的人也大多是东城的底层,没有什么消费实力,因此开店摆摊的自然不多。
不过,若是真的要寻找,倒也是能寻到不少好吃、好玩的。
“铛铛铛铛!”
正当李定国这么想着的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转头一看,原来是戏台上开始了说书。
说书今天的故事是《三国演义》,说书人坐于一角,台上还有这几个身穿戏服的戏子配合他演出。
“走!我们看看去!”
“嗯!”
李定国隔着老远看到,心里觉得有趣,刚好周伯谦开口,他便跟着周迫切走到了看台下,站在了前排,抬头看戏。
“话说那诸葛孔明能掐会算,知道这司马懿一定会从不敢进城,因此高坐城楼,十指横扫,那琴声……”
台上的说书先生一边说、后面的戏子还在演戏,李定国和周伯谦站在空地上看着戏,四周有些钱的大人则是坐在了桌椅上。
这桌椅不能随便坐,坐下后要点一些东西,例如李定国他们旁边的桌椅刚刚两名儒生,眼尖的伙计便立马端上了一盘葵花籽,还有一盘糕点和一壶粗茶。
儒生们一口吃一点糕点,然后不说话的喝一口茶,动作娴熟优雅,看的周伯谦口水直流。
他们四周充斥着和他们一样不花钱看戏的百姓,有的人一边听一边拍手叫好,围观的人群足足有两三百人,台下还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女童拿着一个铜锣接钱。
一些坐在桌椅上的儒生待那女童走过来,便拿出七八文钱,轻轻的放在了铜锣上。
“谢谢爷~”见到有人出手,女童便也喜笑颜开的称呼了对方一句爷。
旁人看着这群儒生出手这么阔绰,也不由吧唧起了嘴巴,毕竟七八文钱是他们两三个时辰的工钱了。
“我肚子太饿了,我们先去吃东西吧。”
周伯谦是很想看戏,但一想到还有半个时辰就宵禁了,心里也不免着急了起来。
带着李定国,他四处找吃的,四周好吃的东西很多,但想要两个人吃,而且还能吃好,并且不能超过六文钱,这就有些难度了。
“四文?!怎么涨价了啊!”
跑到一个云吞店前,当周伯谦看到那熟悉招牌上的云吞从三文变成了四文,他当即就惊呼了起来。
“冬季肉价贵些,要不要来两碗?”
包着云吞的摊主笑了笑,周伯谦连忙摇头,李定国见状也道:“你吃吧,我不饿。”
“那不行,我们吃别的区。”周伯谦说罢,拉着李定国就开始走街串巷了起来。
这一路走走停停,他们最后找到了常乐坊最热闹的一条街。
六文钱被他们尽数花了出去,到手两个烤红薯和两盒干吃汤圆。
所谓干吃汤圆,实际上就是裹上花生面的面团子罢了,但即便如此也花了他们六文钱。
两人一手拿着烤红薯和干吃汤圆,一手用牙签把干吃汤圆挑起来放到嘴里,周伯谦吃的十分满足,但看着渐渐散去的人,还是不免抱怨道:
“朝廷都把宵禁从戌时延迟到戌时四刻了,为什么就不能像元宵一样,取消宵禁啊。”
天启十一年正月的时候,朱由检考虑到民生经济,特意在战前宣布大明宵禁从戌时(19点)调整为戌时四刻(20点)。
调整之后,许多地方的门店税确实能多交了一些,百姓也能在每日劳作后多玩一会儿了。
不仅如此,从宵禁延后后,白日里才有的跑腿小哥也开始在黄昏时分跑腿,工钱也跟着涨了些。
对于周伯谦这种十二三岁的少年郎来说,他最想的就是每天都能和元宵节那天一样玩耍。
面对他的抱怨,李定国也试着解释道:“夜里终究有些危险,那些‘采生折割’的贩子都喜欢黄昏行动,更别提晚上了。”
“那倒也是……”一听到‘采生折割’的人贩子,周伯谦缩了缩脖子,同时他们也走到了家门口。
时代发展到了明代,蜡烛的价格但是没有那么贵了,不过蜡烛的照明能力肯定是不高的。
比起即便晚上都能“灯火通明”的齐王府,周家院子只有微弱的火光。
“娘!我们回来了。”
“冬……冬……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