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五十三章 领兵要点(1 / 2)

加入书签

古人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后勤,无论是古代还是后世,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点。 尽管羽林三卫外加锦衣卫不过七千余人,路程也不过百二十里,但这七千余人人吃马嚼的,所有行军所需,都是需要安排好的。 在大军都是乌合之众、并且军中中高层将领都被自己送走的情况下,朱由检就担起了指挥大军的任务。 午时六刻、经过三个时辰的跋涉,羽林三卫已经向北行军三十六里了。 三个时辰,便是整整六个小时,这样的速度、可以堪称是龟速, 六个小时、只行军不到二十二公里,平均每小时三点六公里不到的速度,放在朱由检前世当兵的时候,一定会被班长骂成狗。 毕竟就算是在常规行军中,部队的行军速度也需要达到四到五公里每小时,六小时最少要行军三十公里。 若是强行军、苛刻的时候,甚至要达到每小时六公里的行军速度,日行军五十公里往上。 但那毕竟是后世,在部队给他们这些大头兵吃饱,并且好好训练了几个月后的标准。 眼下朱由检面前的羽林三卫,虽然说不至于像晚清照片中骨瘦如柴的模样,但顶多也就是四五十年代的正常体型罢了。 这样的体型,还想要求高强度行军是一种奢求,而朱由检眼看时间到了,当即打开车窗对陆文昭道: “距离我安排的休整驿站还有多远?” “回殿下、不足三里地了。”陆文昭闻言,连忙回应,心中对朱由检的安排也是十分佩服。 大军要吃的粮草,朱由检早在三天前,就安排曹化淳在驿站准备好了。 这安排或许并不起眼,也不会受到称赞,但若是放在十岁孩童的身上就不得了了。 一般来说、古代行军要吃的粮草,一般都早已运到了前线或行军路上,因此,基本上不会出现半路缺粮的情况。 除非是没有任何准备、仓促出兵,如明英宗一样,成为大明战神。 同时,行军是一项非常重要、计划特别严密的事情。 任何军队前进方向、速度,甚至是何地扎营休息、何地生火做饭,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 这些在打仗前就已经规划好了,是备战、谋战的一部分,因此,基本不会出现一拍脑袋就兴兵动众的情况。 毕竟在没有计划的情况下,就算只是四五个人去吃饭,都会出现争执。 最后、因为条件的限制和其他不稳定因素,就算是事先做好的规划,执行起来也是另一回事。 所以在古代战场上、很容易出现援军失约、错失战机,或是孤军深入、集体被歼的现象。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害司马迁被割了一刀的李陵。 但不过十岁的朱由检,把一切能想到的行军难题都想到了。 羽林三卫的路线,朱由检尽可能挑一侧靠近小山脉、另一侧是大平原的地方,并且提前布置了探马查探小山脉的情况。 大军临时补给的驿站,朱由检选择的,更是一个两面环山的地方。 在燕云大地上,需要防备的,大多是来自北疆的北虏蒙古骑兵。 虽然自从前几年大明和蒙古各部开放互市后,蒙古高原上的各部人马就没有再袭扰明朝边疆,但朱由检的行军路线还是选择了最稳妥的路线。 这一点、便是很多将领都不如。 “传令全军急行军、抵达临时驿站后马车列阵、人马埋灶,一个时辰后继续出发,天黑前抵达巩华城、入城休整。” 得到了陆文昭的回应,朱由检也按照他的行军路线下令。 “遵命!”陆文昭闻言,连忙派十几名锦衣卫的缇骑通知大军。 十几骑的锦衣卫,来回开始传递军令,速度很快。 “传五殿下令、全军急行三里,抵达栗山坳后埋锅找饭,休整一个时辰后继续行军,天黑前抵达巩华城,入城休整!” “传五殿下令、全军急行三里,抵达栗山坳后埋锅找饭,休整一个时辰后继续行军,天黑前抵达巩华城,入城休整!” 军令下达、得益于朱由检安排的行军队伍不长,因此许多人都清楚的听到了军令。 朱由检的行军队形,是按照《纪效新书》中,戚继光针对在北方行军所设置的行军队形。 即板车、战车走两侧、军士并以五人而行,间隔三步,行军间不可交谈、多问。 对于七千余人的队伍来说,这样的行军队形下,军队拉开不过三里地,一旦被袭击,很快就能据车而守,更换甲胄。 徐文寿那几个蠢货,为了装面子,直接叫所有人着甲北上,因此才被朱由检一眼看出了纰漏。 正常来说、对于经常操演,训练的将领来说,在我方疆域,且知道没有敌军的情况下,大军都是轻装疾行。 也就是只需要穿一身冬衣,外加一个内甲就可以,外披的重甲、重兵器纷纷放在挽马车上便可。 虽然《纪效新书》中也曾说:“凡官军启行,各须披甲戴盔执器械,庶几临敌轻便,不许并执肩缚。若路远天热,得令方许更传。” 可一身重甲加兵器近四十斤,哪怕是明军精锐着重装行军,一天也不过行军六十里罢了。 像是魏武卒那样的人马,甲胄兵器四十斤,里程换算明代,行军七十里,属于精锐中的精锐了。 朱由检不可能按照戚家军、魏武卒的标准来要求羽林三卫。 要真的重装行军,他们一天走三十里都够呛。 《纪效新书》中的行军办法是很有效的,但是应该根据手下的人马素质来进行修改。 兵法不能一板一眼,必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对于朱由检来说、眼下的队形,只要保证不乱,关键时刻把板车聚集起来,随后两人帮一人着甲,这样很快就能让大军三分之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