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五章 南征北讨内安民生(2 / 4)
会很多。”黄台吉摇头拒绝了这个想法,并继续道: “况且如果连上京城都丢失了,距离上京城不过七八百里的那里又能苟且几日?” 福思木城在三江平原之上,以这个时代的粮食亩产,加上当地的地形,黄台吉不认为那里能守住多久。 在他看来、明金之间也就是一战的问题了。 从天时地利人和来看、大金的赢面不会超过三成,而这三成能有的情况下,还得看努尔哈赤…… “汗阿玛的身体……” 黄台吉沉着眼眸开口,让阿敏和济尔哈朗瞬间心中一沉。 努尔哈赤的身体越来越差,这已经是无法掩盖的一个事情,如果努尔哈赤在明军北伐前病逝,那对于金国来说,将是一个沉重无比的打击。 黄台吉的一句话,让他们三人沉默许久,过了片刻后阿敏才打破僵局开口道: “北山那边,近来兴起了一个部落,它们团结诸部聚集在了奴儿干城,我准备筹备兵马先把他们扫平,抓些野人补充八旗。” “那种地方能聚集起多少人,粮食都没有多少。”济尔哈朗皱眉,而黄台吉也觉得不对劲道: “你小心防备一些。” “行了、既然大战结束,那我就带人撤回蒲儿河城了。”阿敏不想听别人的话,起身就准备离去。 也在他离去的同时,他们口中的奴儿干城中,却聚集起了人数不少的北山女真。 “噗——” 铁质的斧子落下,木柴被噼成两半,奴儿干城这个位于黑水河(黑龙江)出海口的港口之城,本来只有一部八百余人的小部落在这里生存。 然而从三月开始,伴随着十艘船只在黑水河口登陆,情况就直接发生了扭转。 作为大明曾经的奴儿干都司治所所在,大明曾在此建有永宁寺,并立有永宁寺碑。 因此、在三百余名辽东女真拿着大明文书,带着两千工匠登陆奴儿干城后,当地的部落当即就表示了臣服。 带着两千工匠,他们开始修葺奴儿干城、永宁寺,并且开始聚拢黑水河沿岸,以及北上一带的女真人。 时至四月初十,此地已经聚集起了上万人,而之所以能聚集上万人的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粮食、二是安全。 “最近北山那边又来了两个小部落,城外增加了二百多人,粮食的压力又大了不少。” 当议事的声音出现,奴儿干城新修缮的一个守备府内,身着粗布麻衣的女真老者对着主位的一名女真人开口,而这女真人则是回应道: “不管来多少人,一概接纳,粮食的问题我会想办法的。” “将士们的口粮绝对不会降低,我郭桑岱背后有大明朝,养得起他们。” 郭桑岱一开口,当即便让这名女真老者低头,表示对大明朝的尊重。 行礼之后,他退出了简陋如一个小院子的守备府,而郭桑岱也转身走进偏房,在偏房的书桌上写了一份手书,并在之后让人乘船南下,送往了南边。 直到半个月后,船只带着手书在一个海港城池登陆,而手书也被送往了城池内部的总兵府内,交到了一个人的手中。 “骑兵三百,步卒三千,人口上万……” “郭桑岱倒是干得不错,照这样下去,恐怕能重新恢复当年奴儿干的繁荣。” 当熟悉的声音出现,身着常服的尤世功出现在了总兵府内,而在他手中,被锦衣卫派往奴儿干的郭桑岱为大明建立起了一个存在于后金大后方的城池。 别看奴儿干只有一营兵力,但和明军远征金军困难一样,金军想要远征奴儿干也很困难。 哪怕有黑水河作为运载,两千余里的距离还是让人望而止步。 不过、郭桑岱虽然建立起了这样的一个城池,但以奴儿干的情况来说,这地方却没有办法自给自足,只能依靠后方源源不断的输血。 为奴儿干城负责输血的,正是在朝鲜东北部镜城之地担任镜城总兵的尤世功。 镜城之地虽然也不大,辖区内百姓不过三万余人,耕地十余万亩,但它实际上是一个中转站。 奴儿干城的补给从镇江出发,走鸭绿江出海,然后在镜城补给后,便沿岸开始北上,将物资送往奴儿干。 眼下虽然只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但在奴儿干和镜城、镇江三地的船只却络绎不绝的在海上行走。 “向殿下请调五万石粮食,三万斤铁和三百头耕牛给郭桑岱。” 尤世功拿着手书,转头递给了旁边的副总兵,而副总兵听闻后却说道: “不如申请十万石如何?看着速度,奴儿干城说不定很快就能聚拢两万人。” “不行……”尤世功摇了摇头,意味深长道: “郭桑岱虽然是归化女真,改了汉姓,但毕竟是女真人。” “老奴眼下还活着,你可别忘了他是怎么起家的。” “粮食必须把控好,只需要保证他们半年的量就足够。” “末将明白了。”听到尤世功的话,副总兵当即退下,将奴儿干的事情通过锦衣卫送往了镇江。 镇江的塘骑则是畅通无阻的走长城外,绕过辽泽北部,直接穿过科尔沁草原,将消息带到了泰宁城。 当手书送到朱由检手中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一了,而泰宁城也在上直四骑卫的修筑下,屹立在了科尔沁草原上。 城内夯土民居四处都是,而朱由检则是在城中日后的衙门内拿到了手书。 对于郭桑岱的事情,他并不是特别关心,也不指望他们能牵制金军多少兵力。 朱由检要的,只是他们在归顺老奴的局面下,从中套出不少金军的情报,以方便日后的扫虏之战。 不过如果郭桑岱能让北山大量女真聚集在奴儿干之地,这倒是对于明军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按照尤世功说的,拨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