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工业革命序幕(1 / 4)
“彭轰——” 九月初,当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发生碰撞,日本岛根地区的深山中也传来了一声声的轰鸣声。 就近的岛根县内,一些来来往往的低矮日本百姓不为所动,似乎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声音。 在这种轰鸣声下,岛根县天守则旁边,一座新修建的明式四合院内,一份令人满意的文册也放到了卢剑星的面前。 与低矮的天守则和大部分日本建筑不同,明式四合院高大雄壮,而坐在书房内的卢剑星对于日本人来说,更是巨人一般的存在。 “辛苦了……” 卢剑星对刚刚坐下的几名锦衣卫开口,随后便拿起了那文册,慢慢翻阅了起来。 这一翻阅,他脸上的笑容便愈发洋溢。 【黄金七千二百三十二两四钱,白银二百七十七万六千七百四十二两三钱,铜七十二万六千四百三十七斤六两四分,铁……】 小小的文册上,记载的黄金、白银、铜铁开采量,让卢剑星知道,齐王殿下看到这本文册的时候,一定会非常高兴的。 因此、他合上了文册,随后说道: “黄金尽数发往天津港,白银发二百七十万两,铜发七十二万斤,铁保留。” 说着、他靠在椅子上,换了一个较为舒服的姿势后继续说道: “那六千多斤铜,和其他收集上来的铜钱铸成万历通宝,至于那七万六千多两银子,取出零头的七百多两,给兄弟们一人发一两,剩下的等待殿下安排。” “多谢同知!”七名锦衣卫闻言当即作揖感谢,而卢剑星则是道: “不要感谢我,要感谢殿下。” “这价值三百多万两的金银铜锭一旦送往天津港,殿下高兴之下,估计那七万六千两银子里,咱们还能和拱卫营的兄弟分一杯羹。” 他这么说着,而下面的锦衣卫也汇报道: “同知,虽然这么说,但我们的火药也用了只剩十二万斤了,恐怕需要皇店调拨一些硝石前来。” “这事情不难,我会上疏请殿下调拨三十万斤硝石前来的。”卢剑星不以为然的回应。 日本作为一个硫磺资源和林木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用于黑火药原料中的硫磺和木炭自然不必发愁,不过它却是一个硝石贫乏的国家。 由于硝石不足,因此日本才没有大规模的使用火炮,毕竟他们的硝石只能依赖于进口。 至于进口的地方,便是只有大明和暹罗这两个地方。 毕竟硝石是制作火药的必要原料,作为舶来品的硝石,无论是外交往来,还是军事冲突,都是极其重要的资源。 织田信长之所以能大规模的使用火器,也是因为他从界港这种国际贸易港获得了大量硝石的缘故。 因此在日本,只要控制了界港,在火器应用上就有着格外的优势。 只是随着“明日”开战,大明在朱由检的一纸令旨下,几乎断绝了所有对日海上硝石贸易。 也正因此,北方的德川家光等人此刻只能防守,毫无反击余地。 眼下的他们只能依托本岛中部,北部地区的土法来收集硝石,但即便如此,硝石的数量依旧稀少。 硝石的稀少,导致的便是火药的严重不足。 如果不是明军忙于吃下本州岛南部和九州岛、四国岛的话,江户城已然被攻破了。 眼下卢剑星说解决硝石问题,实际上也是帮颜思齐等人解决火药问题。 五十万斤硝石,最少可以制作出三百万斤火药。 这些火药,几乎是万历时期,兵仗局三年的产出了。 不过在朱由检改制后,大明两京和五军都督府都各自有一个军械分局,火药分局。 五军都督府的火药产量是规定在三十万斤到五十万斤之间,而北京两大火药局则是产量固定在五百万到一千万斤之间,南京的火药局则是限定在七百万斤以内。 这并不是说大明的火药产量只能达到这种程度,而是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需求。 哪怕是两京三大火药局,之所以能有那么大的火药限量,也是因为要负责供应皇店的鞭炮销售。 大明民间的火药需求一直不低,去岁更是售出了一千二百多万斤。 要知道五军都督府去年征战安南,防御边疆的消耗,也就花了四百万斤火药。 如果非要对比,那每年的正旦节夜晚,大明百姓所花费的火药,都足够大明打上好几次安南了。 不过,皇店贩卖烟花鞭炮,每年也是能获利几十万两。 大明对火药上的财大气粗,是所有国家都难以想象的。 卢剑星也听闻了小西洋监察使司在将硝石定性为可销售商品后,上百万斤硝石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被欧洲商人抢购一空。 “就是不知道能赚多少……” 卢剑星有些心痒痒,他倒不是贪钱,而是想弄些功绩,让齐王殿下眼皮底下一直有自己。 “对了同知,近来矿工的死伤有些大,我们是不是要……” “不用管,没了就从犯人之中再调取。” 一名锦衣卫刚想上报矿工死伤的事情,卢剑星却不耐烦的摆手,示意他别说了。 “眼下各县监狱中,还关押着六十多万叛贼,哪里矿区的矿工不足就调取便是。” “是……”锦衣卫闻声坐下,而卢剑星也不以为意。 他们之所以能开采出比幕府时期还高的矿产,火药只是一方面,其次还是因为规模。 眼下有近五十万矿工在各处矿山劳作,他们都是和德川幕府以及各地大名有关联的人,或者是为幕府军队运送物资的民夫。 日本一千五百余万人口,眼下掌握在大明手中的有七百万左右。 战争的消耗,让大明手中的这七百万人口降低到了六百万左右,而近六分之一的囚犯占比,也让地方统治有些困难。 卢剑星还准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