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五十一章 明金对峙(2 / 4)

加入书签

台吉看得很清楚,朱由检不可能会对北山投入那么多民夫,因为多一个民夫就是多一份口粮。 他虽然不知道大明对于泰宁府的开发到了何种程度,但朵儿必河的明军民夫,想来不会超过战兵人数的三倍,不然明军的后勤压力就太大了。 “现在怎么办?就这样干等着?” 忍不住的阿济格也加入了话题,但此刻黄台吉也十分纠结。 如果眼下建州女真能团结一致,他一定会选择抛弃妇孺,带着工匠和男丁突围逃遁。 金军的马匹数量,想要满足这十万人进行策马突围还是比较容易的。 只是可惜,眼下建州八旗做不到黄台吉的要求,没有人愿意舍弃家人,因此他们只能一边保护妇孺,一边进行突围,无疑将他们的机动性大大降低。 金军本来就善于用高机动性打低机动性,复辽之役里,努尔哈赤就是靠着四万马步兵,调动明军二十几万步卒的。 只是眼下,金军要保护妇孺,机动性下降,而明军毫无顾忌,两万铁骑的机动性远远高于金军马步兵。 也就是说,现在是明军可以用高机动性来打金军,偏偏金军的火器还不如明军,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 黄台吉在心中衡量,又看了看时间,发现距离酉时还有半个时辰后,他咬牙下了决心: “大军向朵儿必河开拔,前军必须在河对岸扎营!” “是!”听到黄台吉的话,众将纷纷应下。 显然,黄台吉准备在不足一百二十步的朵儿必河分兵扎营。 前军如果去了河对岸,那金军就在对岸有了落脚点,而曹文诏率领的骑兵,也不太可能直接冲阵。 金军可以用辎重车来结成车阵防守明军骑兵的面突,这么一来,明军骑兵只能游弋阵外。 不过这个计划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足七万的金军,能不能保护二十几万的老弱。 这个问题,众多贵族心知肚明,显然黄台吉是准备借助明军的手来除掉一部分老弱。 这么一来,不止能抛下这部分累赘,还能把锅甩给明军。 不是黄台吉抛弃老弱,而是明军专挑老弱下手,黄台吉也实属“无奈”。 众人心知肚明,但谁都没有站出来。 很快,莽古尔泰作为先锋官,率领前军的两蓝旗,蒙古八旗等三万兵马作为前军出发,黄台吉则是率领两黄旗和两白旗,以及范文程、李永芳的两汉营作为中军。 代善带着两红旗和范文寀的一汉营作为后军,并且等待接应多尔衮和刘爱塔他们回撤。 自然,建虏的变化,最先表现的就是在哨骑身上。 当曹变蛟带人抵达南岸,准备就绪的时候,他立马放出了塘骑,并且第一时间和金军的塘骑爆发角逐。 “砰砰砰——” “东北!”看到远处天空响起的响箭,曹变蛟喊了一声,便一马当先的亲率铁骑向着东北方向冲去。 万马奔腾声惊动了朵儿必河两岸的树林,渐渐从冬眠苏醒的野兽飞禽纷纷飞出林子。 带领前军出征的莽古尔泰看到了自己的西南面树林有鸟群飞出,当即侧头对身旁的阿巴泰吩咐: “明军从西南来,准备迎敌。” “是!”阿巴泰闻言,当即吹响了自己腰间的木哨。 闻此声的各甲喇额真,牛录额真纷纷跟着吹响木哨,一时间哨声向四周传去,距离前军四五里外的中军自然也能听到这密集的哨声。 “准备迎敌!”黄台吉打马停下,举起马鞭下令中军迎敌。 在密集的北山密林中,骑兵的优势并不算大,好在明军的骑兵并不算传统骑兵,加上各营垒清理了河岸树林,因此让曹变蛟的视野开阔了不少。 黄台吉下令迎敌,但中军没有直接停下,而是缓步向着前军靠拢。 同样的,后军的代善也小心翼翼的指挥妇孺跟上中军。 伴随轰隆的马蹄声密集响起,当曹变蛟越过矮丘,看到的便是身处林中,穿着五颜六色的建虏大军。 “吁——” 没有盲目突袭,曹变蛟勒马停下,身后将领纷纷吹响木哨,上直铁骑也令行禁止。 “唏律律……” 短距离的奔跑让许多马匹不尽兴,它们的蹄子踢着矮丘的薄薄积雪,露出了黑褐色的土地。 两万余骑太多,在河岸施展不开,能露头的只有千余骑兵,更多的骑兵还在矮丘的反斜面。 他们看不到建虏,但当大军停下时,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摸向了马鞍上挂着的骑铳。 他们都清楚,建虏……就在他们的对面。 “不是曹文诏……他没那么年轻。” 战阵之上,黄台吉带着中军向前军靠拢后,用那缴获不知多少年的千里镜眺望一里外矮丘上的明军。 虽然看不清众人五官,但曹变蛟那年轻的脸庞他还是能辨认的。 虽然大明发展到晚明,许多百姓都不愿意留胡须了,但作为官员,胡须还是必须留的。 曹文诏的年纪,不可能剃了胡须,因此领兵的人显然不是曹文诏。 “有些麻烦了……” 黄台吉和曹文诏、贺世贤他们都交过手,熟悉曹文诏的打法,因此他胸有成竹。 谁曾想眼下来的不是曹文诏,而是另一个人。 在不清楚对方打法的情况下,黄台吉不愿做先手来发动进攻。 “管他是谁,砍杀了便是。” “明军疾驰而来,必然没有携带火炮,短兵相接,鹿死谁手未可知。” 莽古尔泰作势要拔刀,却被黄台吉拦住了: “不用管他们,先派蒙古八旗渡河,我们的目的是突围,不是死战。” “这里地貌狭窄,他们两万多骑兵施展不开,不用担心他们冲阵。” 黄台吉的一番解释,让莽古尔泰点头收刀,同时他也转头对阿巴泰吩咐:“让蒙八旗分兵一万人渡河。” “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