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儒家当家(求订阅、票票)(3 / 4)

加入书签

的变动推及整个诸夏,那般场面会无比的恢宏,无论是什么变动,都注定影响甚大。

“算着时间,秦国咸阳那里应该有动作了。”

“我们得到消息的途径略慢,等到了小圣贤庄,说不准就可以知晓全部情况了。”

秦国攻灭齐鲁之地,一统天下,已经有一段时日了。

若是长时间没有动静。

那是完全不合情理的。

而且,在攻灭齐国之前,秦国就应该做好了准备。

“前几日听闻儒家已经推举出两位新的当家。”

“小圣贤庄内,三位当家在列,儒家似乎也做好了准备。”

天明看向要道的前方,那里一直走下去,略有变动,便会到达桑海之地,秦国的变化还没有传来。

儒家的变动已经传来了。

不仅仅是儒家。

墨家、农家都是一样。

“新任儒家二当家颜路,他的身份说来同陉城书馆有些关联!”

“三当家张良,他的身份更是同兰陵城内的流沙有些关联,同已经沦亡的韩国有些联系。”

“这二人都非儒家小圣贤庄内真正的核心弟子,却可位列当家之位,儒家之决,天明,你觉得如何?”

提及儒家的新任两位当家,残剑便是不住笑语。

实在是……很有趣味。

个中内涵更是值得深思。

不知道天明是否有所得。

“伏念先生内圣外王,在秦国一统天下之际,在儒家之内,选拔出另外两位当家。”

“颜路、张良!如先生所言,都非儒家真正的核心要人,之所以位列当家之位,应该是虚位处之。”

“纵为当家,也没有真正当家之力,儒家真正当家的力量会更加聚合在伏念先生手中。”

“儒家中庸,这应该也是伏念先生故意为之,儒家之内的六国残余之人不少,其内以韩赵偏弱。”

“这……也应为考量。”

“至于其它……不好说。”

颜路、张良进入儒家的时间,都还没有超过十年,根本算不得儒家真正核心的弟子。

儒家真正核心的弟子,不是光有才学就可以的。

还有别的因素。

正常情况下,颜路、张良二人是没有半点可能性为儒家当家的,可……偏偏真的为儒家当家了。

天明想了想,大体如此。

“内圣外王!”

“其实……天明你一开始就说出来了。”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伏念只需要对儒家负责,不需要对八脉负责。”

“不过,颜路和张良二人也非寻常人,否则,也不可能添为当家之位的。”

许多看似复杂的事情,往往根源很简单。

儒家的当家变动,诸子百家肯定各有猜测,可是,残剑自觉,无需考虑太多,只需要站在伏念的立场上,站在儒家的立场上便足够了。

“先生,儒家三当家张良为旧韩五代相门之后,更和流沙有联系,难道伏念先生不怕……?”

天明颔首,念及一事,低语道。

伏念先生的手段,自己不怀疑的。

却是张良的身份不算隐秘,现在为儒家当家,秦国肯定会注意到的,肯定会特意关注他的。

“怕……怕什么?”

“难道换上真正的儒家核心弟子为当家,儒家就不怕了。”

“此刻将颜路、张良摆出来,看似冒险,实则……收益更大。”

“仅此二人,便可将秦国落在儒家身上的注意力分去太多。”

残剑笑语。

这一招,也算得上险棋。

相对于两个虚位的当家,所得更为明显。

权衡自当有数。

“哎!”

“诸子百家同秦国必然只能够有一个胜者!”

当真是复杂。

当真是伤脑。

天明不愿意去想那些。

也不愿意去掺和那些。

生长于咸阳宫,了解秦法之要,也了解那人的意志。

他是不会允许在秦国统御的大地上,出现有违秦法的力量出现,更不会允许有违抗己身意志的事情出现。

春秋以来数百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