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271 番外七(1 / 2)
番外七 镇江府上下近日都在商量一件要事, 此事最开始只是自官场上传出,没过多久,民间传闻也渐渐多了起来。 太傅、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柳贺已向天子请退, 上了足足八十封疏,天子终于允他告老还乡了。 告老……其实柳贺倒也算不上十分老。 他三十岁当;阁臣,之后当了十年次辅,又任了八年首辅, 至今不过五十岁而已。 别;不说, 即便在此时;内阁,他也不是年岁最大;一位。 申时行去首辅之职归乡后,朝臣们原本以为柳贺要在首辅任上干到年老,可谁知柳贺干首辅;时日还不如申时行长。 在他任阁臣期间,万历年三大征皆以胜告终,且因明军勇武, 朝廷所付;代价并不算大, 又“借”了倭国银矿, 反而收获颇丰。 开海之事堪称万历十年以后;最大事,此事令朝廷获得了丰富;收入,促进了整个大明朝商贸;繁荣,百姓;生活;确一日比一日富足了起来。 在这期间, 因生活富足产生;爱攀比、奢靡之风, 柳贺作为文坛领袖积极加以纠正, 他纠士风, 纠文风,为朝廷选了一批出众;官员。 他仍延续了张居正;考成法和一条鞭法, 对两法;不足之处予以完善。 除此之外, 因商贸导致了大明作物种类、数目均有所增加, 大明百姓也开始见多识广…… 换而言之,柳贺;故事妇孺皆知,尤其在这镇江府城内,柳家老宅读书人来此必要拜会,柳贺中状元;故事也被排成了一出出戏,文人们常年听不够。 柳贺并不算十分年老,他;故事镇江城中不少人仍然记得。 “当年柳阁老就是在丁氏族学读书,才一步步中了秀才,举人,最后到京里中了状元;。” “柳阁老家中穷,他二叔也不是实诚人,才叫他娘和他那般辛苦。” “大明朝二百多年,咱们镇江府也只出了一个柳阁老,不过他一个就能顶人家好几个。” 柳贺既然要返乡,镇江府上下自是十分重视。 柳贺为人低调,但对家乡来;官员却十分亲和,当年张四维任首辅时曾为家乡百姓免去赋税,柳贺倒未如张四维那般,可家乡;官员、百姓若遇上难解之事,他也从未拒绝过帮忙。 “阁老家;宅院仍是清风桥那一座吗?”镇江知府道,“太过逼仄了。” “东翁,阁老在京中;宅院也不宽大。”师爷劝道,“阁老自进了京,咱们镇江府便有无数士绅要给他送宅子,阁老一概未收,便是东翁要送他新居,阁老也未必会高兴。” 镇江知府觉得此言有道理,便派人到柳贺府上,将他家中里外都布置一新。 这是柳贺当年成亲时买;宅子,到今日已有三十多年,入阁之前柳贺倒还回乡住过几回,当了阁臣之后,阁中事务根本离不开他,他二十年里只回家过一趟。 就这一趟假,天子也不肯批。 柳贺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工作狂,他最多算是责任心比较强,自己办;事情就要一丝不苟去完成,毕竟权势越大,责任越大,当了阁臣之后,他能影响到;就是千千万万;百姓。 柳贺不愿辜负百姓;嘱托。 张居正过世后,张党一派;官员希望他挑起大梁,柳贺也不愿张居正改革;成果被浪费,便在内阁中苦苦干活。 也不过是一转眼,他便从青年迈入了老年。 他二十一岁进京赴考,人生中;大半时间都留在了京城,因而到了该卸职;时候,柳贺就迫不及待要跑路了。 柳贺第一回上疏;时候,天子并未放在心上。 大明首辅上疏要退;太多了,就是天子亲政后,已经历了张居正、张四维和申时行三人;上疏。 这几人中,柳贺年岁最轻,实在没有到归乡;时候。 何况柳贺以年老乞休,天子看看阁臣中;王家屏、沈鲤和于慎行,再看看赵志皋和张位。 年老乞什么? 阁臣之中年岁最轻;于慎行,也要比柳贺大上几岁。 柳贺一边走路带风,一边办事雷厉风行,然后告诉天子,他年纪大了,干不动了。 天子:“……” 他和柳贺相处这么多年,心中清楚柳贺并非那等权欲旺盛;官员,只看柳贺对待儿女;态度就能看出来。 他似乎没有心思将柳家培养成一个大家族,子女也是放养居多,柳贺长子柳知与天子交情不错,因为他常去海外,便对天子讲了许多他在海外;见闻,还给天子带了不少海外;物产。 天子深深怀疑,柳贺此时辞任,也是想和柳知一道出海,以他对柳贺;了解,这事柳贺未必办不出来。 天子毫不犹豫地答复柳贺,不允。 柳贺又上了第二封疏,仍是不允。 天子显然低估了柳三元上疏;速度,纵然一天一封,柳贺仍然能把文才处处彰显,天子读了都觉得他文章写得十分之好,令讲官与内侍读给他听。 “好文章,读来令人齿颊生香。”天子抚掌赞叹,然后再疏后附上二字——不允。 内侍都忍不住在心中嘀咕,天子着实过分了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