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 大家都心照不宣(二合一)(3 / 4)
当初他向翁秘书允诺,每年会拿出仁和工贸5个点的纯利润,用以支持慈善基金的发展。 今年仁和工贸销量突破15亿,纯利润超2.6亿,王永仁拿出了其中的1300万投入到慈善基金,目前还有将近500万的资金存留在基金账户里。 毕竟,有钱也不能随便乱花。 需要救助的患儿,翁珍蓉都会带基金团队成员实地考察,确认儿童的病情和家境,才确定发放救助资金到儿童本人求医的医院账户里,并且跟医院方面确认资金的使用方式。 这才是一个负责任的慈善基金! “那也不少了,哥,你也相当于拯救了上百个家庭。” 对于堂哥的崇拜,王健喜毫不掩饰,溢于言表。 在赚钱方面,他这辈子拍马都赶不上堂哥。 但是在做人做事方面,王健喜都是一心跟堂哥看齐,免得丢了对方的人。 “永仁,你还办了慈善基金?” 坐在后面听着的蔡春晓,好奇地问道。 貌似,自从堂弟上大学以后,她是越来越看不懂这位大表弟了,实在是各个方面都超乎她的想象。 “嗯,‘淑女家’品牌发展不错,我就拿出一点钱做慈善。” 没有直接说出多少钱,王永仁可是怕影响了表姐的平常心。 其实,像表姐这般,姑父他们打拼了两套市区的房子,未来价值上千万,存款也有两三百万,算得上普通人的中上水平。 几年之后,她本人的年薪也有十几二十万,单纯在康永县城生活足够了。 “真是羡慕你们的生活。”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蔡春晓继而想到自己和两位表弟的差距,忍不住感慨一句。 “有什么好羡慕,我们每天都忙着赚钱,一身铜臭。哪像表姐,做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事,还不用担心生活压力,等我们上了年纪都得羡慕你。” 在这一点上,王永仁直接跨起了对方工作的积极意义。 若非他有熟知后续十多年轨迹的优势,或许考入公务员系统,也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资本寒冬的那几年,多少人羡慕那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呵,我信了你的GUI。” 听着这位大表弟的‘歪理’,蔡春晓心里舒服了不少。 不得不说,大表弟不愧是全球知名的作家,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负责开车的王健喜,听着堂哥避重就轻的话题方向,也是心照不宣地没有多嘴。 “姐,要是你想赚钱,我在港城那边投资了一个基金,你可以把奖金存进去。” 从车内后视镜里注意到表姐脸上的笑容,王永仁随之开口说出了一个投资的机会。 “基金?收益怎么样?” 还以为是别人成立的基金,蔡春晓好奇地问了起来。 在办公室其他年龄稍大的老同事嘴里,她经常听到一些理财的门道,对于基金也是有过了解。 不过,那些银行的基金,收益不太稳定,还不保本,也是有风险的。 “收益的话,保守一年有20个点。” 想起自己那个十年后至少翻个三四十部的海外基金,王永仁给出了一个‘较为合理’的收益。 “一年20%?有这么高的吗?风险大不大?” 听了这个回报率,蔡春晓瞪大了眼。 “放心,那个基金投资的项目比较稳妥,亏了算我的。” 微微一笑,王永仁回答着的时候,堂弟已经把车停到了靠河的道路旁,随即走下了车。 因为现在县城的道路还没有规划好停车位,大家都是随便乱停,王健喜停车的位置距离步行街街口倒是有百来米距离。 “哥,你那个基金,我能投吗?” 锁好车的王健喜,快步跟上堂哥的脚步,笑着问了句。 若是他的服装厂每年利润还能投资到基金上,那不是凭白多了三个月的利润。 “没问题。” 看着这个信任他的堂弟,王永仁也不介意带对方赚点钱。 现在还没办法自如到转换美元,权当是堂弟和表姐把钱给他,王永仁再从汇丰银行的闲余资金里折换成美元投入基金里。 最近一年,他可是把阿歇特图书那边转来的稿费全都存在汇丰银行的账户里,日常也有保持30万美元以上的闲余存款,以备不时之需。 真要临时动用大笔现金,王永仁也可以从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