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402章 光大门楣116(1 / 2)

加入书签

看着这些环肥燕瘦的美娇娘们,哭得凄凄惨惨,德福就气不打一处来。

你贪就贪吧,太监爱财人所周知,没有孩子,也只有黄白之物傍身。可你办什么私宅,这些通房算是啥,在宫里伺候主子,趁着每月仅有一二次可以出宫的机会,跑到了宫外就自己当主子了?那就是僭越、那就是大逆不道。

又到了每五日的朝会之时,这次朝会气氛不一样。

先是宣布了被查抄二人所得钱财,再公布其罪名,最后是处置结果。

财产自然是充公,至于人,因新帝不想大动干戈,故二人罚被充军,其他相干的人全入奴籍发卖。

两户抄下来,国库里一下充盈了五六十万两,上千亩的田地。这还不算将他们家里百来口人,无论主子和下人一起变卖的钱。

赵康意味深长地道:「这下工部修河堤的费用有了,可又有折子,上奏先帝陵寝如果要按期完工,需要赶工,再加二十万两。兵部上奏,士兵的兵器已经多年未更换,有些长毛头已经磨得只剩下一根刺了,需要三十万两打造新的矛头和购买一批战马,并且加固边关城墙……这修河堤的钱,刚有着落,又要钱,这叫朕如何是好?」

要不再抄个几家,也不用几家,可能一家就够了。

这刚抄完二家,就连宫内二把手都富得冒油,通房成堆的,穷庙富方丈。现在新帝逼急了,难保下一家是自己倒霉。

想到之前小神医入府时说的话,工部尚书吴得庸打定了主意,上前一步,下跪后朗声道:「圣上,老臣愿意献上纹银五十万两,以表忠心,希能解圣上燃眉之急。」

五十万两也就是私库和钱庄里的,既然已经明示,这些钱新帝都知道,还不如拿出来。比起五十万两银子,全族的前程性命更要紧。看看被抄的两家,真的是人财两空,自己还被充军。

没了银子,家里还有房产、田地、铺子,等租金一收、来年粮食打下来,三五万两还是有的。

听到这话,赵康心里顿时乐开了花,还是希宁的招数高。这丫头对他分析过利弊,如果一味打压,只会适得其反。

曾经有个大贪官,先帝在时权倾朝野、富可敌国,被后来新帝查抄,人死在牢里,抄出相当于国库15年的钱财来。正是此官一倒,新帝就饱。可不久后就出现各种问题,原因是整个国家已腐败入骨,一下抽去一根最大的腐骨,却导致了整个运转失衡。人在还能撑一段时间,人一死,其他贪官会补上,还办不好事。

还有一个皇帝,痛恨贪官,下旨:凡守令贪酷者,许民赴京陈诉。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结果衙门口放置塞草的人皮屡见不鲜,可依旧贪官无数。

手中的沙握得越紧,越是流失得快。为君之道,就是松弛有度,恩威并施。….

虽然赵康不知道这两个帝王是谁,史书上也无记载,但希宁说得是有道理的。把贪官全部下大牢抄家,这朝堂就要没人了。

赵康故作不好意思:「国库空虚,却让吴爱卿破费,实在不妥,这怎么使得。」敢不拿出来,明天就派人抄你家,可能有几百万两。

吴尚书舍不得也只有舍得,打肿脸充胖子,一脸正气地道:「受皇恩庇护,老臣内人又善于打理,才挣下这份家业。与君分忧,是老臣职责所在。望圣上不要推辞,否则老臣在朝堂无脸面君。」不要怎么使得、怎么使得了,大家都知道,是套路,就收下吧。摆过谱的赵康,这才答应了:「既然如此,朕就不驳了爱卿的面子,勉为其难的收下了。朕替先帝和边关将士感谢吴爱卿了。」

吴尚书赶紧磕头:「臣不敢,这是臣应该做的。」

赵康下旨:「工部尚书吴得庸,勤俭勉励,其妻治家有

道,酌封吴姜氏从四品诰命升至从三品诰命。」捞了好处,就要赏点什么,一个从三品诰命哪抵得上五十万的雪花银。

希宁说过有些官员买官卖官,贡生买个四品的候补闲职,也就二万两。还说目前的物价还是比较坚挺的。

想到希宁,赵康嘴角止不住笑意,全给这个丫头猜中了。

吴尚书叩首谢恩。五十万两银子呀,说没就没了。不心疼是假的,好歹争了面子、保住了命。自己的妻得了品位更高点的诰命,也算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只恨没早点拿出来,如果早几天,在另外两家没抄家之前就送银子,还不封他一个爵位。看来以后有事必须请小神医诊脉,这一千两诊金花得不冤。

请了小神医诊脉的还有几家,用羡慕、妒忌的复杂目光看过去。要知道他们先一步给钱,现在吴尚书的五十万两一给,他们不拿出更多的钱,绝对不会上新帝的青眼。也只有回去后再上折子表忠心了,可能除了一句赞扬后就没什么实质性好处了。

下朝后,要求给银子充实国库的表忠心折子如雪花般飞进宫。赵康算了算,加上之前吴尚书给的,居然有百万两。国库一下宽裕了不少,解了燃眉之急。

当然这些大臣都有褒奖,希宁早就偷偷宫里的匠工做了一批

内铁外鎏金的铁牌子,说是免罪铁卷,在有生之年可以拿着铁卷进宫求情,除天怒人怨的大罪,死罪可改为流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