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二章 两难之境(1 / 2)

加入书签

夔州奉节。 罗幼度在攻取夔州以后,并没有急着继续进兵,而是在当地施以仁政,将孟蜀的那些压榨百姓的制度政策,一并废除,将中原的制度带入了夔州。 夔州百姓挨着荆襄,本就向往着中原的生活。 而今罗幼度亲临,将吸收他们血液的制度一个个废除。 夔州百姓便如过年一般,对着罗幼度感恩戴德,高呼万岁。 罗幼度听着赞颂,心里却有着小小的不是滋味,对着随军而来的卢多逊、韩微、赵季札说道:“百姓太容易满足了,朕都有些惭愧。” 他心底清楚,自己治下的朝廷税率并不低。 因为他不愿当一個守成之主。 罗幼度执掌的朝廷,有着极强的进取之心,恢复汉唐故地,北伐契丹,这几乎是公开的事情。 这收复失地需要打仗,北伐契丹,深入北地草原,深入东北丛林,更是需要大量的钱粮支持。 这些钱粮怎么来? 还得从百姓身上获取。 只是罗幼度有着一定的底线,首先得满足三点,吃得饱,冻不死,还有一点点余钱存着,或是看病,或是年节改良一下生活。 至于小康生活,在这封建时代,平心而论,几乎是不可能的。 别说什么富宋,宋朝百姓小日子过得舒适,那是因为宋朝用一国的财富来养汴京一城。 过得好的只是汴京百姓而已。 宋朝三冗两积,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终宋一朝,始终未能解决。 朱熹评价本朝时都毫不客气地说道: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备。 进士林勋也说:“本朝两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 宋朝前后三百余年,史料记载在案的农民起义高达四百三十余次,平均下来,每年皆有,历朝之最。 故而不管是什么朝代,汉也好,唐也罢,宋明皆是如此。 小民百姓能够维持温饱,就很满足了。 罗虞新朝的税收只是满足了这点,夔州百姓居然有此反应。 让罗幼度惭愧之余,也有小小的唏嘘。 卢多逊拍着马屁赞叹道:“陛下宅心仁厚,当为千古圣君之典范。” 赵季札感慨道:“此番入中原,所见一片盛世景象,方知何为贤君明主。巴蜀百姓终于能够摆脱孟家奴役……” 他说着还挤出了几滴泪水,以显自己之所以叛蜀,是为了巴蜀百姓免受奴役,心存大义。 罗幼度心下不喜赵季札,但脸上并没有任何鄙夷,反而一脸赞许。 君子有君子的用法,小人有小人的用法。 赵季札品行确实不佳,但在蜀地为官多年,对于此次灭蜀,还是很有作用的。 韩微出身贫寒,在韩通未发迹之前,也是吃过苦的,说道:“百姓所求,不过温饱,但能够做到这点又有几人?陛下能够兼顾于此,已经尤为不易了。何况,若是自顾生计,而轻于武备。他日贼寇入境,纵使富有天下,哪里敌得过蛮夷屠刀?” 罗幼度笑道:“说得在理,文武当需并重,才能长治久安。” 正说间,罗幼度收到了孟玄喆派遣大将军石頵,率兵三万东进的消息。 “终于来了啊!” 罗幼度笑道:“看来朕的面子,比起高怀德,还是要强上不少的。” 此番灭蜀,罗幼度兵分两路。 北路军以马仁瑀、康再遇为前部,高怀德为西川行营都部署,领三万兵马南下。 而他领两万水陆大军从荆州西路入蜀。 自己这一路只是拿下了夔州,但北路军因为王昭远的关系,一举拿下了汉中兴元府,缴获了近二十五万斛粮食。 明显北路军势头更甚,但石頵直接东进,向夔州杀来。 给足了面子…… 不过罗幼度这里,等得就是他。 “赵客省使,接下来看你得了!” 罗幼度拍了拍赵季札的肩膀。 客省使是罗幼度给赵季札封的官。 赵季札在巴蜀的时候就干过此类工作。 这是一个接待四方奏计及外族使者的职位。 昔年巴蜀在没有给罗幼度逼降之前,客省使主要的任务就是安抚境内的少数民族。 其中最大的一支少数民族就是巴民。 当然追本溯源,巴人才算是地方土著,因为秦始皇灭巴,加上千百年来不断有中原人为了避战祸入川,汉人成为了巴蜀的主导。 这是大势所趋的必然结果。 巴民一部分巴人与汉人同化,还有一部分的巴人生活于山林之中,过着清苦的生活。 更多的巴民会因为地方政权而选择进山还是与汉民杂居。 就孟昶治下的巴民,自然选择了进山,以此逃避苛捐杂税。 他们可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罗幼度在夔州大收民心,为得就是收编蜀地巴民。 赵季札受宠若惊的道:“臣下,保证完成任务。” 目送赵季札离去,罗幼度笑着道:“现在就等着石頵上钩了!” 卢多逊继续溜须拍马道:“自己种的因,自然得自己尝这个果。陛下用兵如神,属下佩服!” 罗幼度好整以暇地一笑。 他这按兵不动,即为了收民心,也为了让巴蜀大军,自食恶果。 孟昶以巴蜀之地来养成都,故而越靠近成都,蜀地百姓越是民心所向。 相反越远离成都,百姓过的越是困苦,对于蜀国官僚越是痛恨。 他算准了孟蜀不敢与之正面交战,算准了对方只敢据城坚守,利用蜀地山水险峻的地理优势打消耗战。 这种消耗战打的是韧性,打的是民心。 与其深入腹地,给他们坚壁清野的机会,不如拉出来打。 拉长孟蜀的战线…… 进攻有北路军足够了。 罗幼度身为皇帝,现在很是佛系,没有与高怀德争先的意思。 石頵自领兵出征以后,就有一股不祥的预感。 罗幼度的东路军雷声大雨点小太反常了。 就凭中原陆军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