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霓裳羽衣曲》(1 / 2)

加入书签

罗幼度作为后世人,对于科技的重视,自然是母庸置疑的。 唯一遗憾的是他主攻的学业不是数理化,更不懂什么跨时代的科技,无法一步登天。 不过对于科技树的正确点法,罗幼度是了然于胸的。 五代两宋时期正是冷兵器热兵器相互碰撞的时代。 火箭、喷火器、喷火舰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只是因为对于火药、石油的不了解,喷火器、喷火舰这些科技产物,没有受得住时代的考验。 就如喷火器与喷火舰。 四十年前,梁唐争霸的时候,后梁就采用了一种以铁筒喷发火油的喷火器,但是因为铁筒不能长期受热,出油压力速度不行,导致回火…… 再有南唐的喷火舰,这个时代张雄利用喷火舰不抗火的特点,付之一炬。 真实的历史更加好玩。 宋朝出兵江南,南唐派出了水军大将朱令赟率领十万水军与宋朝的刘遇对决长江之上。 南唐水军称雄,占尽上风。 朱令赟有心乘胜追击,使用了他们的杀手锏喷火舰,宋军眼瞧着就要大败。 结果风向突变,火势反烧,装载大量火油的喷火舰自燃爆裂。 江南十万水军为自己的喷火舰付之一炬,不战自溃。 主帅朱令赟直接给烧死。 试问遇到这种情况,喷火器、喷火舰坑成这样,谁敢谁愿继续研究下去? 热兵器取代冷兵器是必然的结果,但这个取代需要一个过程。 罗幼度要做的就是抱着自己冷兵器占优的情况下,缩短这个过程,将科技树一步步地往上点。 他需要大量的能工巧匠,也需要大量的关于这方面的人才。 看到刘鋹编织的草龙,罗幼度登时意识到,也许自己捡到宝了。 刘鋹也许如李煜一样,是一个走偏了的皇帝。 不管是不是,丢到将作监试一试就知道了。 跟着刘鋹一起来的还有不菲的珍奇宝物。 刘鋹此人没有野心,却充满了享乐的念头。 他逃离兴王府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想着东山再起,脑子里有的都是将自己的财宝带上,找个地方享受一辈子。 于是挑选了十八艘大船,满载金银财宝及嫔妃。 有时机敏又有时愚蠢的他,根本就没想到失去了岭南这个靠山,他有没有那个能力守住刘家百年累积的财富。 辗转之下,略有损耗,最终通通回到了中原朝廷的国库,回了好大一波血。 看着议政厅送来的物品清单,罗幼度不足点头,有了这笔钱,自己又能干不少事情了。 忽然他发现清单列表中居然有好些古琴谱,其中甚至有失传的《霓裳羽衣曲》,还有李唐最负盛名的《秦王破阵乐》。 南汉怎么有这好东西? 他却不知南汉的音乐在这个时代是拔尖的存在。 南汉偏居岭表之地,开拓之后,刘氏后人开始松懈,日益沉溺于百戏游乐之中,极竞奢靡之能事。 南汉教坊伶官超过千人,歌舞昼夜不分。 伶人组成的庞大乐队,随时出入宫苑。 整个兴王府乐舞戏曲丰富多彩,歌舞活动兴盛,冠绝天下。 在这种环境下,唐朝的音乐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历史上宋朝还特地派人去广州请了数十人入京,于教坊传授歌舞。 罗幼度好奇问了窦仪。 窦仪将情况细说,罗幼度方才明白。 罗幼度提议道:“让仲询在广州寻些聪慧机敏的伶人入京吧,传授歌舞……” “这……”窦仪微微皱眉。 罗幼度知他顾虑,说道:“朕知道这些伶人所传授的歌舞未必是正经歌舞,但京中阔少,百姓休闲,总得有个乐子。压抑过深,未必就是好事。” 音乐分雅乐、俗乐。 窦仪这种正值的文士,自是推崇雅乐,对于俗乐不屑一顾。 但罗幼度心底还是倾向令人快乐的俗乐。 在祭祀、宴席等庄严的场合以雅乐增添气氛最是合理,但休闲的时候,来一段洗涤心灵的俗乐,未尝不可。 窦仪也觉得有理,并未拒绝。 罗幼度让人将《霓裳羽衣曲》给自己送来。 这东西他是不懂,但周娥皇肯定懂。 她这位外表冷艳的贤妃,内里却是火热的文艺青年。 在与周娥皇闲聊的时候,罗幼度就曾听她说过唐玄宗与杨玉环的情史,说过一句“可惜《霓裳羽衣曲》已经失传,未能一睹风采。” 处理好公务,罗幼度拿着手中的《霓裳羽衣曲》,快步走向周娥皇的住所……琥珀阁。 “陛下!” 周娥皇面对罗幼度的时候,并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清冷,但也保持着几分端庄,彬彬有礼,与动情时的她,是判若两人。 看着抱着湘儿行礼的周娥皇,罗幼度亲昵地将她扶起,说道:“爱妃猜猜,今日朕给你带来了什么好东西?” 周娥皇澹笑道:“又是哪里的曲谱?” 罗幼度垮着脸道:“爱妃过于聪慧,好没意思。” 周娥皇掩嘴轻笑:“是陛下太宠爱妾身了,知妾爱音律,常搜集民间曲谱相赠,妾自然不敢遗忘。” 罗幼度心底舒坦,笑道:“确实是曲谱,不过这一次可不是一般的曲谱。” 他将《霓裳羽衣曲》拿在手中,晃了晃说道:“这可是唐玄宗的《霓裳羽衣曲》……” 周娥皇美眸一亮,眼神追着晃动的《霓裳羽衣曲》转悠,见罗幼度并未给他的意思,娇嗔地叫了一声:“陛下……” 罗幼度心中一荡,骨头都酥了几分,乖乖地将《霓裳羽衣曲》交给了周娥皇。 周娥皇欣喜若狂地接过曲谱,将怀中的女儿递给了罗幼度,说道:“妾身研究一下曲谱,待会儿弹给陛下听。陛下先陪湘儿玩玩……”她说道这里的时候,顿了顿娇羞地看了自己的郎君一眼,说道:“待她哭了就给乳母带吧。” 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