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63供词(1 / 3)

加入书签

芦布是锦衣卫的探子,魏广德早已有了怀疑,不过却从未有过动他的念头。

反正自己又不谋反,何必要处理他,给宫里留个眼线,让他们放心也好。

魏广德只需要注意在芦布面前的言行,只要不说出什么过激言论即可。

所以,留下这么一个不知是锦衣卫还是东厂布置的人,其实也不算坏事儿,至少嘉靖皇帝会知道他这段时间都在校录《永乐大典》,不大不小也算個功劳吧。

严世番到案,刑部自是忙碌起来,会同都察院和大理寺开始对严世番、罗龙文等进行多次提审。

不过一帮子老学究把审问的重点放在严嵩执政时期挟私报复、打击正直官员上及林润所弹劾的诽谤朝廷、私募精壮意图谋反上,却被早有准备的严世番一一化解。

所谓挟私报复、打击反对严嵩的官员,严世番很光棍的认下,确实是他做的,包括使用栽赃陷害等手段,直接导致杨继盛和沈炼含冤而死。

至于诽谤朝廷则是坚决不认,私募精壮自然是自家长工,严世番丝毫不否认自家广置田产之事,有那么多的田产,自然需要召集更多的工人帮忙耕种。

刑部那边的审问,一开始倒是吸引了朝中不少人的目光,可是当宛平、大兴二县会同本学教官,大集诸生于明伦堂清查冒籍事件引发流血冲突后,众人的视线都转移到了提学御史徐爌身上,因为此事和他有脱不开的关系。

不过徐爌自己其实也是身不由己。

自他从巡盐御史回京担任提学御史以来,接到不少关于宛大二县多有生员冒籍应试的举报,他自是于左都御史张永明进行了多次议处。

这次因为要安排大量京官出外差,自然是找了大量这些年累积的陈年旧账要翻,而京师生员冒籍一事也被都察院张永明提及,自然部议上也将此事列入处置范围内。

而此事发生,随有提学御史徐爌处置不当之故,可终究是冒籍士子心虚,刻意推波助澜营造出众生员遭到朝廷官员欺压的假象蒙蔽世听。

不过因此引发生员和差役之间激烈冲突,终究是处置失当了。

而此时的京城,虽然严系党羽大都被派了外差,可留下的京官终究不是铁板一块。

虽然徐阶、袁炜势大,可念想当年严嵩主政时期何其权侵朝野,可依旧有官员前仆后继进行弹劾,可见朝中清流为主的第三股实力始终还是存在的。

他们的存在,也是朝廷正本清源的助力。

在内阁会同礼部、都察院商议如何处理此事时,礼科给事中何起鸣已经以此上奏弹劾提学御史徐爌,劾其伪学多言,久失士心。

徐阶此时就在内阁,把何起鸣的奏疏交给袁炜。

“击伤生员任子玉等人,终究是个麻烦,若他是冒籍士子也就罢了,可偏偏是个被人怂恿的愣头青。”

对于他们来说,最讨厌的就是这种人。

本就不干你事,却偏偏自认为头铁,带头冲撞拿人差役,目的仅仅是要救回被捉拿的同窗,何其迂腐,善恶对错都没有了分辨能力。

“徐爌当时在场,处置失当,还真不好处置,还是请陛下圣裁吧。”M..

袁炜看完奏疏就递给张永明,毕竟是都察院的人,提出内阁处理意见,不过还是要先听听那边的态度。

“我来的时候去见了李尚书,他也说了,礼部不会对此事上徐御史的失当追究责任,一切终归是为了朝廷。”

张永明大略看过何起鸣的弹劾内容后倒是放下心,想来嘉靖皇帝最多也就是对徐爌进行一番申斥,本就没什么大错。

只要当时徐爌能稍微后退一步,不在明伦堂前让事态恶化,对冒籍士子事后再行抓捕就是了,完全可以避免这次的流血冲突。

徐阶闻言只是看了张永明一眼,随即默不作声。

其实这种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闹将起来,还真有可能让朝廷失了士子之心,这是动摇国朝根基的大事儿。

说起来虚无缥缈,可在这个社会里还真就吃这一套。

其实,看似毫不起眼的所谓士子之心也就是后世所说的民心。

在读书人看来,也就是他们的同道之人才配称为民。

民心民心,其实就是士子之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事儿本来朝廷无错,可涉及到民心,怕也不会那么简单处置。

“回去告诉徐爌,尽快写一份自辩陈情上来,此事拖不得,要快刀斩乱麻尽快了结。”

徐阶对张永明说道。

张永明会意,他也明白此中厉害,只是觉得不会有处罚,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