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55.秦时风韵(82)一更(1 / 9)

加入书签

秦时风韵(82)

是年六月, 秦太后赵氏薨。

而赵姬与嫪二,以及侍奉太后之人,被带去安置了。桐桐只知安置于一处山谷之中。那山谷纵深十数里, 周围山峦高耸,断崖峭壁,只一处可进出, 如一布口袋一般。

而先王在世时, 因吕不韦有灭国之功, 按照军中记军功之法,先王封吕不韦为文信侯, 赐雒阳十万户为其食邑。

雒阳距离原周王室的洛邑不远,乃是一拱卫小城。

此次, 嬴政将假死的赵姬和嫪二秘密的安置在了吕不韦的食邑之地,就在雒阳城外不远。

而且, 此地周王室呆了数百年了, 这般山谷, 瀑布河流皆备,正乃修身养性之所在。其贵族在其中修了宫室、楼阁亭台。此地一册封给吕不韦, 吕不韦便得到奏报,知道有那么一个神仙所在。

他最不缺财货, 于是,着人修缮翻新。而今,怕是刚刚完工不久。

然后嬴政直接把赵姬给安排过去了。

跟其他臣子一般赶来‘奔丧’的吕不韦:“……”背后所有算计, 大王尽知!之后,怎么办呢?

从护卫到奉养,都乃我之责任?

桐桐心里发笑,如此最安全, 最省事。别处难保守秘密,但吕不韦的地方,他本就知情,无须再过他人之手。他怕此二人翻出浪花,必看管严密;他翻新宫室,又不常住,必有人常年在其中打理,所耗并不少。

而今无须他打理,此费用供养赵姬正好。

他的人终归是还到他的手里,他的谋算最终麻烦还在他手里,此乃因果。

赵姬未能闹,安神汤给用了之后,便一直昏沉的睡着。押送之人,之每日喂一次安神汤即可,必能安全的给送到地方。

而桐桐对嫪二便不算客气,她下针封了声带,此一生他休想再说话了。嘴太坏了,流言不能从此人的嘴里出来。

不会说话,不能甜言蜜语,给女人的情绪价值便低了。那便看赵姬能善待你几日。

吕不韦了解赵姬,他知道怎么安排能叫赵姬愉快的生活。

是的!吕不韦已经偷偷吩咐郑仁:“寻一班赵国乐人,送过去。”

郑仁低声问:“只怕别人以为那是您之家眷……”

吕不韦摆摆手:“去吧!去吧!”我的就我的!

“只是……那般作态,只怕有碍丞相名声。”

说我的女人背着我养乐人?吕不韦叹气,一脸的一言难尽:“此乃小事尔!不足挂齿!不足挂齿!”

于是,这件事就在嬴政、桐桐、吕不韦三人的无声默契中完成了。

因着夏天办丧事,嬴政说:“不回咸阳了……”而且,他不想这个假的棺木入先王陵寝,便说:“骊山下乃为寡人所建之陵,山石木料皆备,为太后在寡人左近修一陵寝以安置。”

等将来刘夫人过世,以妻礼与先王合葬便罢了。

至于阿母将来……也不会再回骊山了,她还会再有子女,如何安葬,随她其他子女心意即可。寡人与阿母的其他子女在阿母心中该是并无不同,假使将来阿母真故去,寡人出面,徒生是非而已。

至于阿姊说的,带阿母回邯郸?

那是哄着阿姊的,阿姊怕自己伤心,告知自己终有母子能相对的一日。可母子相对之后呢,她依旧放心不下她其他子女,寡人又何必再去听这般言语呢?

寡人知道此一去,她自由自在,逍遥于山水,有人相伴,有子女绕膝,将来亦会儿孙满堂,那见与不见,便不要紧了。

此不是暂别,而是永别。

他召见吕不韦:“陵寝之事,丞相督办。太后大丧,恰遇此夏日,又巧遇今年雨水为涝,路途难行,棺椁中途遇雨当如何?不若便这般葬了吧……”

吕不韦知实情,自然知大王不欲铺张,于是,陵寝便……简单了起来。

种种因素之下,巫祝亦无异议。

于是,入葬骊山下临时改建之陵寝,原寝宫中所用之物,日常穿戴佩戴之物,尽皆陪葬。

墓门一封,自此,世间再无赵姬此人,亦无人敢再说是嬴政生母。

回咸阳的路上,嬴政叫了文渊侯:“召他来一见。”

四爷正在桐桐马车上呢,结果嬴政叫了。他看了桐桐一眼,桐桐只笑:“去吧,无正经事。”

果然无正经事,嬴政沉默了良久,问道:“……文渊侯今年已二十有二?”

正是。

“阿姊若是出嫁,需得三年之后。”嬴政看着文渊侯的眼睛,“彼时文渊侯已二十有五。”

四爷:“……”真的闲得慌了:“臣不急。吕家本乃商户之家,臣乃庶房庶子,与奴仆无异。在邯郸时,大王亲见,臣病体昏沉,亦不得不被差遣。

大王以为是臣当年救您和长公主,殊不知,大王与长公主亦是臣之救命恩人。女君给臣以机会,臣才成了文渊侯,而不是吕家庶子。

他人尽有家族需得看顾,光耀门楣。臣光耀吕家作甚?臣传承吕家有何意?长公主所在,即臣之家。她之亲人,乃臣之亲人。若无她,这天地间,臣再无记挂。”

嬴政:“……”

四爷一脸诚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