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78.秦时风韵(105)三更(1 / 8)

加入书签

秦时风韵(105)

桐桐将账簿放回去, 坐在边上给四爷捞面。

四爷继续跟嬴政说话:“军中老卒,战力弱小,可撤。流民涌入, 彼时纳入流民,正可防止流民闹事。相互掺杂, 彼此为依, 时日久了, 尽皆化为秦人。”

嬴政再次问询:“此事事关国策,寡人需得亲去雍城, 看过才好决定。”

“可!大王随时可去雍城。”

桐桐把碗递给四爷:这是给嬴政兜底了。若要兴兵以平天下, 那便去吧。水利该修,那便修, 换个法子便是, 必不至于耽搁大事。

秦国君臣夜夜不得安枕, 谋划前路该如何走。

此时, 庞煖入楚国,站立于楚国朝堂之上。

楚王设宴, 款待庞煖。

庞煖说起了联纵之事:“……秦灭赵之心不死,若给恶狼以时机,反扑而来, 当如何?赵欲联纵抗秦,亦是为五国除去威胁。此时若不兴兵,只怕为时晚矣。”

楚王举着酒觞:“尝尝——尝尝鱼糕,此鱼糕味甚美!秦国夫人送信归来, 言说此美味,秦太王太后喜欢,秦王喜欢, 秦长公主亦爱不自胜……”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赵使尝尝,一尝便知。”

庞煖看着桌上的美酒佳肴冷笑:“楚王莫不是忘了,秦王为王,为何楚公主为夫人?王后之位,欲给何人?只册封一夫人,您便以为此乃两国联姻,殊不知,正是秦王奸诈,有推脱之嫌!若不然,楚可遣使往秦,问秦王,何时册封楚公主为王后。若是秦王真有心,即刻册封又有何难?若是不能,必为推脱之意!只怕赵国被其吞并之后,下一个非楚国莫属。”

楚王面色微微一变,看向屈鹏、昭略:“二位卿家以为若何?”

“遣使臣一去,再归需得来年。”屈鹏便道:“莫若先请赵使回赵,来年若有消息,再议不迟。”

庞煖微微有些失望,便不再多言。

楚宫多美味,美人纤腰着青裳,奏雅音翩翩起舞。美酒佳肴、雅音歌舞,当真是一派和乐之色。

从楚宫而出,后有一人追了过来:“老将军留步。”

庞煖站住脚,回头去看,拱手道:“项柱国。”

“老将军客气!”项燕还礼,陪着庞煖出宫:“老将军联纵之策,项燕以为,可行。”

庞煖摇头:“只可惜,贵君王无征战之心。”

项燕沉吟:“老将军,此事不能操之过急。不若等使臣从秦国归来,再议不迟。这些日子,不若请老将军去项府小住……”

“不可!不可!老夫得回赵,将此中原委告知于我王。若不然,朝中怕有非议。”

项燕便不再勉强:“项某送老将军。”

游说楚国之事未成,庞煖原本尚有些泄气。可自楚国而归,沿途见楚人逃亡者众。楚国姓一味的圈占田地,对百姓盘剥甚重。

听闻,耕作一年,一家人尚需得抛弃家中老者,才能养活家中幼儿。

如此这般,民不逃,又能如何?

逃民能去何处?入秦者众。

秦不排斥外来之民,入秦之民,只要去官府登记,与秦民待遇无二。

若是逃民多,则来年无人为公卿之家耕种,田地必然荒芜。此,秦必犯众国之利,如此,各国朝中大人,才会答应兴兵联纵以伐秦!

此倒为契机,当禀告大王,放消息于各国,将流民之事渲染扩大了宣扬出去。

回到邯郸,他为赵偃献计。

赵偃问说:“若此,必各国流民涌入秦国!我赵国……”

“我赵国恨秦入骨,无百姓肯入秦。廉颇之流,不说也罢。”庞煖就又道:“诸国流民入秦国,秦国何以应对?流民需得有饭食,若无饭可用,必为祸。若是敢将流民拒之门外,此便是自毁根基。”

“彩!彩!彩!”赵偃看向郭开和赵高,又说毛遂:“看看!看看!此方为计策!”

正议事,侍从有报:“姚贾为秦使,送前太子赵佾归国!”

一时之间,满大殿皆静。

赵偃起身,在大殿里徘徊,而后看向郭开,正要说话,郭开看向庞煖,赵偃便住嘴了。

郭开跟庞煖道:“老将军,公子佾已离邯郸数年,大王许久未见兄长。先王薨逝,秦国狼心,未送公子佾回国吊唁。此时突然归来,大王要禀报于先王知晓……”

“正是!正是!”赵偃忙道,“寡人正要去奉先宫,老将军一路劳顿,暂回歇息。他日寡人召你进宫,再议大事!”

庞煖如何看不懂这君臣的眉眼官司,他心中叹气,拱手允诺,退了出来。

人一走,赵偃便急了:“廉颇去国,朝中对寡人非议之声日隆,私下皆非议,都言说是寡人为保你,驱离了廉颇。更有甚者,尽皆言先太子之贤!此时,赵佾回邯郸,朝中人心必乱。”

郭开就笑:“大王莫急!您是大王,他回来也已然晚了。”

“蠢货!你知晓甚么?”赵偃问他:“平原君赵胜乃是何人?惠文王之弟,先王之叔父,寡人之叔祖父。他为赵国丞相多年。而今,赵佾回邯郸,便是无人觊觎寡人之位,那朝中必有重用赵佾之声。若是去赵佾太子尊号,必封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