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6. 万里扶摇(45)二更 万里扶摇(45……(1 / 2)

加入书签

万里扶摇(45)

正殿里, 齐文超看着这个挥洒自如的女子,他慢慢的转着手腕上的佛珠:之前并未曾提交什么实证。

这实证能是什么?

桐桐看向礼部:“这个实证要想说清楚,还得从倭国而今的情况说起。倭国的天|皇乃是傀儡, 真正掌权的是幕府。幕府掌权迄今已近两百年。一个王朝一个时代, 在一定时期就会有一定的特征, 倭国幕府也不能例外。”

小皇帝一愣,这一如新明, 经历了一百七十年之后, 内部问题突然。想来幕府也有了它的问题。

“倭国从幕藩到武士,近些年来财政每尝短缺,这就导致了幕府的威信不如早年。而幕府一向施行的是锁国之策。进出倭国的船只,必须得是特许的船只!”说着, 她就问礼部,“是否有此事。”

“是!所言属实。”

桐桐这才看向李广田, “按照倭国的律法, 除了特许的船只之外, 禁止其他船驶向国外;同样, 除了特许之外,不得派遣本国人去外国。如有偷渡,一经发现, 一律处死。若是有倭国人在外国构屋营居,那么,本人返回国内, 便处以死刑。若是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被迫的留在了国外,但若是五年内能归国者,详查之后, 所报属实,放可予以宽恕。若是还想再出国,那便罪无可恕,死罪。”

说完,她就问李广田,“此律法,李大人该是清楚的。”

李广田的喉头滚动了一下,没说话。

桐桐看向一脸迷茫的问政院的人,解释道:“诸位有所不知,李广田李大人曾在礼部任职七年。”

天呐!这么一解释,他们才懂了。

“没错,倭国对外派非常严格,除了特例之外,样样都是死刑。那么敢问,我新明境内,有三万七千六百余倭国人,都是怎么来的?其中九成都来自于李大人在礼部任职的七年。李大人曾以礼官之身,出使过倭国。之后,倭国这个将锁国当做国策的幕府,便频繁的朝新明派遣人员——经商。”

李广田冷哼一声,“本官当年是奉旨而行!奉旨与他国通商,这是朝廷准许的,怎成了本官的罪了?”

“是!一切合情合理。新明与之通商,对方派遣了人员来,没什么不合适的。可是,李大人,朝廷准许的,每个进入新明的人就该有登记才是。

他们每个人在礼部都是能查到的,包括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否婚配,是否生育子女,当地官府也应该是每年一统计一上报。

不管是生还是死,官府都是有记录的。那你能解释,这位陈家主连同陈家庄那两千多人,明明是倭国人,为何新明没有他们的任何记载。而他们却在沿海汀州有完整的户籍?”

桐桐说着,就看向秦敏。

秦敏出去了一趟,便有人抬着几大箱子进来。将箱子打开,都是陈家庄之人的身份文牒,“上面祖籍家世,因何迁移,罗列的清清楚楚。这般大举迁族之举,律法有规定,超百人需得两地巡抚衙门亲批。两千余人,他们不总在山里,一年有半年都在草原上。他们需要身份文牒过关卡。请问,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家族这般大举迁移,巡抚衙门给批了户籍文档,谁经手的?这上面都是您的官印。”

李广田扫了一眼,不慌不忙,“不是什么事都得本官亲自办的。”

“那正好,巡抚衙门的辅官、秘书丞可都被带回来了。谁用您的官印办的此事,我想,您清楚,您的秘书丞也清楚。”

李广田面色一变,冷眼看桐桐。

桐桐似笑非笑的看了对方一眼,跟上面请示:“还请当堂请出李大人的秘书丞云大人。”

“准!”

小皇帝眼里就多了几分兴味,其实林叔珩手里压根就没有实证。她一步一步的把李广田给引到了这一步了。

因为她说的都是真的,那些不合理的地方就是无法解释的地方。

李广田第一反应是推卸责任,想来一问三不知。

可这一推卸,推卸到谁身上了呢?

只能推卸到经手人身上!能帮着处理这样的事,这必是亲信之人。但为上官办这种事,手里能不留点把柄吗?

看李广田的样子,他甚至不知道他的秘书丞被带回了京城。或者说,他非常惊讶于他的秘书丞还活着。

一个干瘦的中年人进来,战战兢兢的,看他的样子非常的虚弱痛苦。

桐桐跟上面请求,“此人被人刺杀,身上有伤,请恕失礼之罪。”

“准!”

桐桐看才看向这位秘书丞,“你听见了,李大人什么也不知道。你盗用巡抚官印,那你便是主谋。你勾结外敌,意图谋反。你的家族自此万劫不复……”

秘书丞缓缓的闭上眼睛,他被救了,但他什么都没说。他怕这是有人故意刺杀自己,为的是撩拨自己和大人的关系。

却不想,刚才在侧殿,他听见李大人的推卸言辞。大人为何敢这么推卸呢?因为大人知道,自己活不了了。

他为什么笃定呢?因为杀自己的命令就是他下的。

秘书丞撕开衣服的袍角,从里面取出一块布来,“这是大人与倭国幕府将军大人的书信来往拓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