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8章:太白的路(2 / 2)

加入书签

并非我嵩岳书院之人。”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只要找到太白,我嵩岳书院那些家族哪个不愿意与太白联姻?” 秦姓文宗笑道。 “我看是你秦家想要和太白结亲吧?”齐怀祖摇摇头,“真要找到太白,还指不定要掀起什么腥风血雨。” “白鹿书院会乖乖让出来?象山、万松还有国子监,会心甘情愿把太白送给我们?” “这个太白,很有可能走当年苏元倾的路啊。” 说着,齐怀祖索性把品评文章完全张开,两个人一起看。 省的让秦姓文宗单独坐在一旁,显得失礼。 “‘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壮怀激烈之豪情。” “‘霜重鼓寒声不起’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 秦姓文宗自己给自己倒了杯清茶,“到现在为止,还是停留在表面,现在诗文大师都这么肤浅了吗?” “不急,继续往下看便是。”齐怀祖指了指后面, “以上六句以沉重的色彩:黑、紫两色为基色,点染以紫色、红色,使得诗的意境以低沉的调子映入人们眼帘。” “用凄厉的角声,喑哑的鼓声,传达一种悲壮的声音进入人们耳膜。声、色互为映衬,使悲剧性的氛围更加强烈、更加动人。” 看到这里,齐怀祖方才点点头。 总算有点解读到关键上了。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是孔圣时期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 “太古引用这个典故,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品评文章还有一段, 直到此时,齐怀祖和秦姓文宗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肃然起来。 接下来才是品评文章的重中之重。 “一般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使用表现秾艳色彩的词语,而太白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 “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鲜明,而且秾艳,它们和黑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太白就像一个高明的丹青大师,特别善于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勒轮廓而已。” “为了使画面变得更加鲜明,他还把一些性质不同甚至互相矛盾的事物揉合在一起,让它们并行错出,形成强烈的对比。” “例如用压城的黑云暗喻敌军气焰嚣张,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 “《北境太守行》不只奇诡,亦且妥帖。奇诡而又妥帖。” “用秾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可算是奇诡的了。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却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又显得很妥帖。” “惟其奇诡,愈觉新颖;惟其妥贴,则倍感真切;奇诡而又妥帖,从而构成浑融蕴藉,富有情思之意境。这是太白此诗的可贵之处,也是其难学之处。” 齐怀祖收起文箓,轻叹一声,旋即微微一笑,“此人解读的确深刻。” “太白这首诗,当真奇诡而又妥帖。” 秦姓文宗靠在凭几上,“齐兄,五月可有把握?” “何来把握?”齐怀祖摇摇头,“太白这首诗,声色齐全,诗文如画,几乎把北境战场搬到眼前。” “五月文圣榜上,单论诗文,他当居第一。” “就看我们这些文宗的名望能坚持多久了。” 秦姓文宗深以为然地点点头,“这个太白,比苏元倾还要霸道啊。” “初出茅庐,便要压着文宗往上走!” “这么说来,他可以沟通诸圣宝库了?” 此话一出,竹楼水榭里的气氛瞬间一滞。 齐怀祖闭上眼,身上散发着让人心悸的气息。 半晌后,齐怀祖轻声道,“必须要尽快找到太白,否则再给他两三年,就真压不住了……” “这种家伙,一首诗抵得上一般人一两年的积累。” “若是再出一首《北境太守行》这样的诗,只要时间足够,一首诗就能撑起一座文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