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与民同乐(2 / 3)
理完。” 李长安喝的有点迷糊,突然一拍脑袋。 拿出已经整理了有十万多将近十一万字的《齐民要术》,然后抽出一张白纸,沉吟片刻而后写道, “笔墨第九十一” “笔法:韦仲将《笔方》曰:‘先次以铁梳,梳兔毫及羊青毛,去其秽毛,盖使不髯。茹讫,各别之。皆用梳掌痛拍整齐毫锋端,本各作扁,极令均调平好,用衣羊青毛——缩羊青毛去兔毫头下二分许。然后合扁,卷令极圆。讫,痛颉之。’” …… 与此同时, 万家宴上,封不疑和一帮镇抚司官员,喝的伶仃大醉,不时也有其他百姓过来敬酒,他也一概不拒。 酒兴正酣,封不疑突然拍起了桌子,大声喊道, “大人不是说……还,还有一首诗吗?我怎么还……没看到大人的诗呢?” 其他官员也在附和,“对啊,大人的诗呢?不是说大人写了一首诗的吗?” 其他百姓听了,连忙问道,“李大人写诗了吗?” “我听说,李大人可是诗文大才,诗才通天的人。” “那可要赶紧看看啊。” “李大人好像喝多了……应该去睡了吧?” 封不疑大手一挥,“那可不行,今,今天这日子,咱们……必须要听这首诗,必须要。” 也幸亏那十二位镇抚使已经提前离去,要不然这时候铁定要收拾这臭小子。 “宋思仁,大人那首诗……你知不知道?”封不疑大喊着问道。 宋思仁也是有点晕头转向,“我哪里有?你问曾世才……曾世才,大人的诗呢?” 曾世才晃了晃脑袋,有些迷糊地“啊?”了一声,然后就又趴了下去。 没办法,过来敬酒的百姓太多了,真扛不住。 最后薛世清摇摇晃晃站起身,“嘿嘿”笑道,“大人的诗……嘿嘿,我昨儿偷偷给拿出来了。” 周围顿时一片叫好声, “薛大人厉害啊!” “好,薛大人威武!” 有官员也有百姓,大家都在鼓掌叫好。 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大家一起修建大坝,忙里忙外,早已打成了一片。 在所有人的翘首以盼中, 薛世清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拍掉了旁边要伸手的其他人,“小心着点……别给撕坏了,这可是大人的墨宝。” 说着,颤颤悠悠展开了纸,看的其他人是心惊肉跳,生怕他自己把纸给撕碎了。 薛世清晃了晃,终于勉强站直,大声读道, “茫茫下土兮,乃生九州。山有长岑兮,川有深流。” “好……”欢呼声四起,大家伙都在拍手。 一些人听得迷迷糊糊,也都跟着一起喊, “不愧是大人,大人诗才万丈长!” 薛世清伸手下压,微微晃动着身体,继续高声道, “茫茫下土兮,乃均四方。国有安乂兮,野有封疆。” “茫茫下土兮,乃歌万年。上有茂功兮,下戴仁天。” 一诗读完,众人纷纷高呼,不少人赶紧倒满了酒,又喝上一大碗。 “这首诗写得好!” “嗯嗯,写得好!” “你要不给赏析一二?” “我怎么赏?大人的诗有差的吗?没有就对了,好就一个字,我还能再多说几次!” …… 这时候,突然有人提议, “要不,咱们把大人的这首诗,写到文昌碑上吧?” 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 一些喝的头昏脑涨的官员,也都一下子清醒了。 文昌碑还没归位。 怎么写? 而且这种时候提起这件事,是不是成心找茬儿? 封不疑也一下子有点绷不住了。 这件事都已经是他的心病了。 大人在南方辛苦了将近两年,结果因为这一座文昌碑,回去很可能功劳都要折损,想想都憋屈。 其他官员也都是这个想法。 文昌碑本来又不关大人的事,结果偏偏来了这么一出,简直是恶心人。 百姓们也都愣住了,文昌碑镇在这里这么长时间,大家伙也都忘了还有文昌碑这件事,一心都在修建大坝和分田上了。 这么冷不丁被人喊一嗓子,还有点发懵。 喊这句话的,是一个读过几年书的百姓。 他见众人都朝他看,顿时有点吓住了,但很快又鼓起勇气,借着酒劲大声嚷嚷着问, “我就问一句,大人的诗该不该写在文昌碑上?” “大家伙摸着良心说,能不能写?该不该写?” “嘭!”的一声响, 一个人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写,写到文昌碑上去!” “对,把大人的诗写到文昌碑上去!” 其他百姓也在响应,而且越来越热烈。 原本安静下来的官员们,脸上浮起的严肃的表情,重新变得柔软。 封不疑狠狠拍着身边的宋思仁,“我就知道,我就知道人心都是肉长的。” “大家伙都还记着呢。” 宋思仁支撑不住,直接被拍进了桌底下。 有人领头,场面顿时热闹起来。 好几个人直接把薛世清抬着,朝文昌碑走去。 主要是为了他手里的那张纸。 薛世清大喊着被抬走了。 文昌碑离这里并不远,很快众人纷纷聚拢过来,好一片人山人海。 “薛大人,你就帮大人把诗写上去嘛。” “是啊,薛大人,你来写!” “薛大人,你写吧。”有小孩这样喊。 薛世清看着一双双热切的眼睛,拍了拍脑袋,大声道,“好,我来写!” “今天就让我来拜文名!” 说完,他文气涌动,以手代笔,开始在这块文昌碑上落笔。 弥散着文气的大字,一个个落在文昌碑上。 文昌碑似乎也感受到了民心所向,开始缓缓颤动,一点一点往下镇压。 薛世清身上虽然酒气很重,但眼神却格外明亮,一个又一个大字飞落。 …… 而在与此同时, 李长安在书房,也写下了最后几个字。 “合墨不得过二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