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不太适合学佛(3 / 4)

加入书签

浪在这位大师眼中,已经从方外之人,成为了能够与之坐而论道的同道中人……

师从何人?

孟浪想了想。

我说是达摩、玄奘和薛怀义……嗯!再加上弟兄们的集体智慧,应该没毛病吧?

“咳!都是我自己闲下来的时候瞎琢磨出来的。

我这个人……就挺爱钻牛角尖的,呵呵……”

自己瞎琢磨出来的?

智能大师愣了一下,旋即笑着摇摇头。

“那施主确实是天资过人!

不过从刚刚小友提出的困惑来看,追求‘悟一切皆空’的佛教一道,怕并不是十分适合小友参悟。”

“嗯……”孟浪闻言,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他又何尝觉察不到……

自己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出家人士,能做到六根清净,更何况如今还在红尘中打滚,生死间更有大恐怖……

什么情丝、烦恼丝……三千根怕是都打不住。

就连半路出家的前辈薛怀义都免不了“英年早裂”,他这“俗家弟子”想要摸着石头过河,怕是也只能摸到河中央……

哪怕是自己研究透了这本经书,大概也就是跟聂风入魔时念一段“心若冰清,天塌不惊”类似。

效果是有,但不多……

“呵呵!如果小友有心,倒是可以不限于一家之言,不如试试道家的‘守一’之道?”

“道家?”

“不错,佛道本同源。

佛以寂灭入道,行无情之举,离世而立。

道确乎守一,然一之谓心而非物,是心一也,心恒而有常,则己得永生。

道法天地而顺自然,阴阳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故老子言域中四大以道为最。

非独佛教,便叫众生万法,也不脱一个道字。

我见小友心性,说不定与这道学反倒是更加契合。”

道学?

孟浪陷入沉思。

事实上,佛教传入中土之后,与本土教派相互融合借鉴,早已脱离了原本的佛教发源地。

达摩的“禅宗”就融合了大量传统的儒、道哲学。

这几天孟浪研究《华严经》,确实也隐隐有这种感觉……

“前辈”的自救路线是学佛,然而“前辈”的“前辈”一直是学道的!

据说姜子牙同志还活了139岁。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极其羡慕的寿命,但……

最大的问题是年代太过久远了,留下的文字记录少之又少。

连薛怀义这个“千年后”的考古学家都够呛,更不用说他这个“两千年后”的……

摸着姜子牙这种“老祖级”前辈的石头过河?

别说石头了,差不多只能摸到石屑这样子……

我也想学,奈何条件不允许啊!

不过说到佛道同源,其实禅宗融合最多的还是道家,特别是庄子的理论,所以才有“佛本是道“的说法。

而说到庄子……那绝对是战国文化圈清流中的一股泥石流!

这家伙说是主观唯心主义者,说到底就是从心!

然而本人毒舌加杠精,不爱上班爱自由,还十分看得开。

美其名曰《逍遥游》,其实说白了就是两个字——“快乐”!

庄子曰:无为而治,天性神圣!

因为天性神圣,所以庄子才主张人世的最高境界是无待,不依靠其他万物,逍遥一世。

所以才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这就是着名的道家“天人合一”。

也因为天性神圣,庄子才对诸子百家割裂事物混沌状态不满,尤其对名家追根问底的科学精神不满。

他认为学海无涯,人生苦短,根本无需为此劳神伤形……

俩字儿……躺平!

要是这货也是自己的“前辈”……

那他选择的恐怕就是删掉“技术附录”,减少大脑负担,让弟兄们不工作不学习,家中又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

嗯……庄子这货活了多久来着?

好像是八十多?

以当时的人均寿命水平,这妥妥的是个寿星!

这倒是条思路啊……

难道这就是解决自己裂开的第三条思路——快乐就完事儿了?

我是快乐的,弟兄们也是快乐的,那么“万物与我为一”之后……

我快乐翻倍了?

……

和智能大师走出大雄宝殿的时候,孟浪还在想着方才的“快乐之道”,琢磨怎么才能做到像庄子那样没心没肺……

结果一出门,就看到庭院中,窈窕佳人托着香腮,正在一株菩提树下发呆。

美人如画,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