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八章 买份保险?(2 / 2)

加入书签

理过程中常见的PDCA循环。 PDCA循环,即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处理)。 一个循环结束后,如果生产出来的并不是理想中的产品,那么就调整生产参数,再次执行以上循环,一次次的纠错,最终得到最完美的产品。 虽然场景不一样,但是道理都是相通的。 感谢大学美女导师给予的人生指导! …… 半个小时后,孟浪最终从《我的奋斗》全文中提取出了有关凶杀案最为关键的内容。 【就在我人生得意,准备大展宏图之际……小雨死了!”】 【街道的监控、门上的指纹、尸体旁的凶器和血衣、还有凶手遗落的毛发和皮屑…… 没错,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了我!】 【没有目击证人,没有不在场证明,更没有人同情,舆论一边倒的对我不利。】 孟浪通过提取分析之后得出了一些结论。 凶杀案发生的时间应该是在自己赚取第一桶金之后,也就是股灾爆发之后不久。 而此案中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有:街道的监控、门上的指纹、尸体旁的凶器和血衣、命案现场自己的毛发和皮屑,没有目击证人,没有不在场证明…… “街道监控……”孟浪捏着下巴,瞬间想到了什么,顿时有些牙疼。 “不会是今天我和小雨同行的一幕被拍下来了吧?” 正常情况下,凶案爆发后,小区内部肯定会调取监控,查看最近一段时间小雨是否接触过什么陌生人。 自己作为隔壁邻居,又是和小雨接触过的陌生人,毫无疑问会被列为“重点嫌疑人”! 甚至自己今天主动帮忙的举动,也会被警察认为是在“主动接近被害人”的证据。 很可能凶手就是利用了这些“先天条件”,这才选择我来做这个“替罪羊”? “那么……指纹、凶器、血衣、还有毛发和皮屑又是怎么回事?这些东西总不至于是我自己放在现场的吧?” 皱眉沉吟许久,孟浪眼睛微微一亮,隐约想到了某种可能。 那么就还剩下另外一个额外关键词了……舆论! 这样恶性的凶杀案,特别是被害人是一个仅有6岁的小女孩,作案手法还极其残忍的情况下,舆论会如何反应,孟浪用下丘脑也能大概想象的到。 人肉、网暴……这样的群情激愤之下,强大的媒体和舆论压力无疑会对司法机关的审判过程造成极大的干扰。 即便是警方,也会在各方压力下,选择尽可能的快速结案。 这样的话,即便案件中有些许的疑点和破绽,恐怕也会被汹涌的舆情所掩盖! 莫非……这就是凶手选择使用残忍手段的原因之一? 孟浪心中一寒。 毫无疑问,这个凶手,绝对是个阴险、狡诈,而且对于刑侦、案件审理、司法程序乃至于舆论引导有着深入了解的可怕人物! 孟浪毕竟也只是个普通人,面对这样的厉害角色,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 “要不然,先给自己买份保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