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8 章 大秦日常:取名废(5 / 7)

加入书签

爹是个不懂欣赏他祖父英明的家伙,

大秦境内怎么能有人不敬爱祖父,他不接受。

桥松:好好好,我不跟你计较这个。

到底是亲儿子,又不能气到把人打死。而且长子傻一点也好,免得以后跟嫡出的弟弟争起来闹得朝野动荡。

长子很快又唉声叹气起来:

“您真的不能劝祖父改变主意吗?”

桥松真诚发问:

“那些名字顶多算是你祖父挑的,真正把它们写出来的难道不该是你叔父吗?况且还都是单字的名,甚至都不算词语。”

长子却振振有词:

“既是祖父挑的,不就是祖父起的吗?难道还非得祖父自己想一个新词出来?那曾祖父给祖父起的‘扶苏’岂非也要归功于写下《山有扶苏》的郑人?”

“父亲既然也说是单字名了,那就更和叔父沾不上边。字又不是叔父创的,反而是祖父费了心思给某些字增添部首。”

桥松无言以对:……

对于他爹硬生生造了一堆生僻字的行为,桥松一开始是想吐槽的。

那些字除了给大家起名之外没有任何独特意义,甚至连解释都是跟随没加偏旁部首之前。所以就的造了一堆没卵用的新字,还占用字典的篇幅。

可扶苏却说无所谓,可以单独搞个起名专用的字典出来。这些字本来也没必要拿去别的地方使用,普通字典里没它们也没什么要紧的。

且扶苏认为,生僻字有它存在的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桥松的长子曾经跑去问过祖父。听完之后他再次感受到了祖父的智慧,深深叹服。

这会儿听父亲旧事重提,他就忍不住了。

长子努力纠正他爹的想法:

“父亲,生僻字可以便于臣民避讳。”

古代有避讳的说法,最常见的是科举时考生要注意不能在行文里出现诸如历代皇帝的名字、自家长辈的名字。

最严格的时候,哪怕是出现了名字中的一个字都不成。而且和二字名读音相同的词语也很危险,有可能被揪出来扣分。

大秦倒是没这么丧心病狂。

主要始皇帝的名为“政”,这个字在公文里实在太过常见了,很难避讳开来,所以始皇就干脆下令无需避讳。

后来太子的名“扶苏”,太孙的名“桥松”,也全都是常用字。另外他们两人的表字也都是常用字,避起来过于麻烦。

所以底下的臣民一般会有意识地不直接用完整的词语,提到桑树或者松树时以“扶胥”和“乔松”代替。其中扶胥本就是扶苏的另一个写法,桥和乔在这里同含义。

至于二人的表字,实则压根没有传扬出去。知道的人极少,也就自然不必避讳了。

扶苏想着如今大家不搞那种避讳,是因为始皇帝带头表示不必折腾。

可等到日后,或许会有哪个很在意这一点的皇帝重新下令避讳。甚至再夸张一点,还可能让人把之前的皇室成员名字一起给避了。

于是他未

雨绸缪,认为起名的时候就可以搞点生僻字出来。这样即便大家要避讳,也不影响日常行文。

正史上明朝的老朱家给孩子起一堆生僻字当名字,除了是为了用偏旁部首暗合阴阳五行外,也客观缓解了避讳上的困难。

桥松的长子对祖父的说辞非常推崇。

他崇拜地表示:

“祖父真是深谋远虑!”

桥松:……我看他是在给自己的偷懒找借口。

今日又是没有把长子的观念扭回来的一天呢,这群被太子虚假表象蒙蔽了双眼的愚昧之人!

桥松不爽地走了。

隔了些许日子,便到了寿宴的当天。

宫中先是举办了群臣庆贺的大典,之后又是家宴。家宴上数百个始皇的直系晚辈齐聚一堂,有孙辈的,也有重孙辈的。

数百人还不算人数的巅峰,毕竟有些孙辈才刚到适婚年龄。等大家都发力开始使劲生崽以后,规模只会更加庞大。

始皇看着这群高矮不一的晚辈,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生三十多个儿女的时候,确实是没有料到等有了重孙,人数会翻到这么可怕的倍数。

三十多人生出两百个孙辈时,他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毕竟平均一下每个人也就生了六个左右,对于贵族之家来说这并不算多。

除开女儿们自己没那么能生、也不想生那么多之外,儿子多纳几个妾,生出十几个崽子简直轻轻松松。

然后等两百个孙子孙女成婚后……

始皇深吸一口气:

“太子。”

扶苏看向父亲:

“怎么了?”

始皇问道:

“他们生这么多,养得起吗?”

哪怕是他亲生的儿女孙辈,他也没给他们分太多财产。

或者具体点说,他给儿女的赏赐是足够的。但儿女们要分给这么多孩子,孩子们再毫不节制地生一堆,到了重孙开始每人就分不到多少家产了。

要知道大秦可不搞分封,没有领地提供收入来源,那就只能靠着之前的死家产过日子。得自己想法子谋到官身,或者找出别的办法增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