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工业化(1 / 2)
陆渊道:“这就是工业化的好处。”
“西山工坊使用更加先进的设备,减少了人工,提高了效率。在人数更少的情况下,却是能有更好、跟多的产出。这就是优势。”
“而与农业国相比,工业国一般拥有更多的受教育人口,组织度也更高,更易于集结调动。”
“这同样是巨大的优势,这些人都是优秀的兵源。”
“而工业国最大的优势就是生产力!”
“这生产力不但包括了粮食的生产,还包括畜牧业、工业、运输业等。”
“而生产力正是农业国与工业国最大的产别。”
“工业国有更强的生产力,能够快速补充装备、粮食等,使得工业国可以承受更大的损失,反之对于农业国来说,陷入战争泥潭便会国力大损。”
“我之前已经说过,人地矛盾是王朝周期律的核心,而如果真的能解决人地矛盾,大明帝国才有有可能成为打破王朝周期律!”
朱元璋微微一愣,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若是大明真能够国祚绵长,千秋万代,那他这个大明开国皇帝又是何等荣耀!
远迈汉唐,治隆唐宋!
朱标思索片刻而后说道:“陆先生说过,人口的增长都是成趋势增加的,靠着政策真的能解决人地矛盾吗?”
“而随着工业化,工厂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这样一来,种田的农民不是更少了吗,又如何能够养活一直增加的人口?”
陆渊听到朱标的话,露出欣慰地笑容:“殿下看来是认真思索过这个问题。”
“工业国和农业国的生产力并不相同。”
“工业国生产力进步,同样的工厂能出产更多更好的商品,同样的土地能种出更多的粮食。”
朱标瞪大眼睛:“这如何可能,一样的土地如何就能产出更多的粮食。”
陆渊微微一笑:“殿下,可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朝代更替的规律。”
“夏商之期,耕种方式发生了变化,协作耕种代替了刀耕火种,这让生产力提高了,能够养活更多的奴隶。”
“武王代商,乃是顺应天命。”
“而如今的生产力比夏商和周又如何?”
朱标突然在书架上翻找起来,过了片刻,他欣喜地翻出一本书来。
“周朝时期,百姓多食粟米,一亩产量不过两百斤。”
“而春秋战国之时,百姓便开始菽粟并种,亩产能达到二百五十斤。”
“到了唐朝,百姓在种植粮食之余,还会轮种大豆,亩产能达到近三百斤。”
“到了宋时,引进了占城稻,南方水稻亩产达到四百五十斤!”
“但到了元时,朝廷重视畜牧业,大量土地改为草场,对于农桑也不重视。南北方粮食平均亩产只能达到三百五十斤了。”
“而父皇登基之后,与明休息,又十分重视农桑,兴修水利。如今亩产比起宋时,还有增加!”
“这还没算化肥的成效!”
“是了,这就是生产力的增加!”朱标兴奋地说道。
陆渊道:“这是土地生产力的增加!”
“而西山的流水线作业,比起小工坊作业,也有巨大的生产力优势。”
“这不仅仅是因为机器的先进优势,还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集合要素优势、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单位效益。”
“就比如我们正在大力发展的纺织业,我们可以利用这种优势生产出成本更低、产量更高的纺织品,这种纺织品在海外贸易中,卖的价格是不变甚至更高的。”
“而大明工业化到达一定程度之后,便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粗加工商品和精细加工商品上面,这将获得更大的利益。”
“而将原材料的产出交给其他国家。”
朱标道:“就比如现在大明用丝绸和茶叶换取高丽大量的宝石、鱼干、人参、皮毛等。”
“这些东西运回国内又能卖出高价。”
陆渊笑了起来,同时伸出两只手指:“我将这称为贸易剪刀差,也就是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这是完全不不等价的交换,但因为他们没办法生产出那些商品,他们只能捏着鼻子与我们交换。”
“而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的这种价格比会日益扩大。”
“物价上涨时,虽然农产品价格也同时上涨,但它上涨的幅度往往低于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而当一般物价下跌时,虽然工业品的价格也同时下跌,但它下跌的幅度往往低于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幅度。”
“发达国家通过这种交换手段可以赢得高额利润。”
朱标一听很快就理解了,毕竟大明一向与其他国家贸易之中都处于优势地位。
都是其他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