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楚王出降(1 / 3)
淮阳大战后,面对四处溃逃的楚军,以及偌大的楚国地域,王翦将数十万大军各自分派出去。 一路以冯无择为首,两位裨将军为辅,从苦邑出发,率兵东进,会同从睢阳南下的偏师。扫荡北至鲁地、方与、南至淮水的广大地域,其中就包括下相、下邳等楚国的重要城邑。 另一路则是数万南路军,被派遣去清扫颍水以西,淮水以北,包括新蔡等城邑在内的区域。 至于王翦则亲率中军主力,与副将杨端和率领的兵力汇合,以羌瘣为先锋,一路攻城破邑,从胡邑渡过颍水,兵临下蔡,从彼处渡淮而来,意欲剑指寿春,一举立下灭国虏王的大功。 此时,王翦从战船上走下来,一眼就看到岸边上正站了个头戴鹖冠的少年武将,正目光炯炯的望着他。 “上将军!” “赵佗!” 一老一少,两人竟同时出声相呼。 赵佗忙上前行礼道:“末将赵佗,见过上将军。” 王翦拍了拍赵佗的肩膀,笑道:“你个赵佗小子,倒是做了好大一番事迹,让老夫都惊讶到了。” 赵佗腼腆一笑,道:“赵佗区区小功,何足挂齿。与上将军灭燕破赵之功相比,赵佗不过是皓月之前的萤火罢了。” 听到这话,王翦大笑起来,他侧身指着刚跟下船的几个年轻军吏,嘴里笑道:“你个赵佗倒会说话,若是你那大破十万齐军的战绩被称作萤火,这些后生又算什么呢?” 赵佗神色一滞,特别是见到那些跟着下船的人中还有校尉蒙恬。 对方也听到王翦这话,面无表情的望过来,这场面更让赵佗感觉尴尬,只能礼貌性的向蒙恬点了点头。 蒙恬则是板着脸,视若无睹。 好在王翦很快牵着赵佗向前走去。 “你攻下了寿春外郭?” 正题来了。 赵佗也不说虚言,如实道:“楚王祈神未果,让城中民心大散。我便假托鬼神之事,迷惑楚人,没想到效果非凡,一战而下寿春外城。” “嗯,抓住时机以鬼神攻楚人之心,你的行事已可称作兵法上佳。” 王翦赞了一声,紧接着话锋一转:“那你为何不趁势攻下宫城,独得灭国虏王的大功?” 赵佗咽了口唾沫,见王翦正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他也不知王翦是不是讥讽之语。 他忙低头道:“赵佗区区小将,安敢逾矩受降敌国君主,至于灭国大功,又怎敢独吞,自当由上将军来领。” “算你赵佗聪明,你若独吞下这灭国大功,几十万大军里,不知将有多少人怨你啊。” 王翦哈哈一笑,眼中尽是赞许之色。 他欣赏赵佗的用兵才能,但更欣赏此子的做人之法。 会做事的人,可以凭本事爬到高位。 但只有会做人,方能将这位置坐的更久,也能活的更久。 “老夫来了,自是少不了你的功劳。” …… “王翦来了。” 寿春楚宫中,当听闻王翦大军已经在城外安营扎寨的时候,楚王负刍满脸绝望。 他连脸皮都不要,连续三次向赵佗请降。除了一开始是想谈条件外,剩下的两次都是想要给赵佗下个绊子,最好能毁掉此人日后的前程。 哪知道这赵佗年纪虽小,做事却稳如大山,不管是灭国的功劳,还是珍贵的名剑珠玉,都无法打动他的心。 “赵佗,莫非你的心肠就如金石一般冷硬吗?” 楚王负刍喃喃自语,紧接着一张脸再次变得扭曲起来。 “王翦来了,那不谷就派人当着王翦的面,说只愿向你赵佗投降。我倒要看看那王翦会如何看你!” “那王翦王贲父子皆是秦国重臣,只要他们对你心生怨恨,日后有你赵佗受的,这样一来也不枉不谷遭受这般屈辱。” 楚王负刍嘴唇已被咬出血来,他就算豁出一切,也要赖上那赵佗。 …… 一望无尽的秦军大营,代表着数十万秦军主将的羽保龙旗下。 楚国使臣左徒孙常抹着额头的汗水,他深吸口气,走了进去。 片刻后,大帐中,响起秦将的怒吼声。 “什么?楚王只愿向赵佗投降?” “岂有此理!” “上将军在此,他赵佗区区一个裨将军,有何资格接受一国君主的投降,这不可能!” 羌瘣当场勃然大怒,一张脸更是红的发亮。 他与赵佗早有嫌隙,虽然不至于到生死相向的地步,但也是那种看见就很不爽的关系。甚至在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