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牢笼(2 / 8)
也是等了李学武的汽车离开后,这才回了院儿。 能这么痛快达成交易,除了李学武的爽快外,也有时局动荡的原因。 这个月他们越发地觉得害怕,对南下的渴望日益迫切。 所以在李学武说出以金条进行结算的时候,他们思考了一阵便也就应了。 房子卖是不好卖的,不卖早晚得扔在这儿,到时候啥也得不着不说,耽误了时间可能还就出不去了。 虽然卖了家产的几家都是愁容满面,但在内心还是落了一块大石头般的松了一口气。 “最后这处是于先生的,上次要跟您表演的那个” “呵呵,记得” 李学武怎么不记得那老头儿,挺有意思的。 瞧见自己不懂戏剧的时候不愿意,瞧见自己要走更是要亲自给自己表演。 “最后这处是在戏剧学院?” “在对面儿” 丁万秋解释道:“于先生有大才,被聘为了戏剧学院的老师,除了登台献艺,基本上都忙于教学”。 说着话看向李学武解释道:“你瞧见前四位的徒弟了吗?” “嗯?” 李学武开着车,沿着雨儿胡同一直走,过了南锣鼓巷便是东棉花胡同了。 “徒弟怎么了?看着不错” 他倒是没有注意这些,这个时候京剧大家都是会收徒弟的。 有儿徒也有学徒,哪一行都是要看灵性的,京剧更是如此。 早些年京剧班主要收学生,那都是全国的跑,就是去找适龄儿童,买回来收做徒弟。 供吃供喝,教做人,教学艺,培养大了还得管结婚生子。 跟儿子闺女是一样的。 当然了,这徒弟跟亲儿子和亲闺女还是有些区别的。 因为亲的舍不得打啊,就送到同行手里脚。 这些个徒弟们则是下得去手了,那可真是棍棒之下出高人啊。 哪有没挨过打的京剧大家啊,鸡还没醒呢,他们就得起来练嗓子。 狗都睡了,他们也睡不了,得练功,练腰、练腿、练台步。 近些年不行了,因为国家不让买孩子了,只能收,收孤儿,收穷人家的孩子。 李学武在这几位家里看见的孩子们,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都是这些先生们的儿徒。 说白了,就是父母送出来就不打算要的,师父也不给的那种。 为啥? 因为三年学徒,五年半足,七年出师,出师还得给师父效力五年,算白干活,还这些年的学费。 这不是说你五岁进师门,十七岁就还完学费了啊,不是那样的。 三年学徒前啊,你得给师父家打杂多少多少年。 等师父看伱行了,这才慢慢的开始三年学徒生涯。 去!擦桌子去! 去!扫地去! 去!替师娘…… “你看到的那些都是几位先生从小带起来的,做人做艺都是手把手教,一会儿见的这位于先生不是,啥样的徒弟都有”。 丁万秋许是觉得李学武带来的人把握,这说话上面也少了一些顾忌。 更可能的是觉得要走了,终究要说出来一些,省的心里烦闷。 说着话,把着副驾驶门框,对着李学武说道:“前四位贵精不贵多,咱们要去的这位,又精又多,呵呵”。 眼瞅着吉普车要到了,补充道:“因为徒弟多,这房子也大,三进的,好好瞧瞧吧,相当不错的”。 “是嘛,那可要好好瞧瞧了” 李学武把车停在了正门口,笑着跟丁万秋一起下了车。 窦师傅则是沉默寡言地开始打量起了宅院儿情况。 他是跟着来干活儿的,自然不用他去虚套客气,眼睛已经看向了倒座房的后墙和正门门厅、门房。 有人说三进的四合院才叫四合院,因为可以围在一起嘛。 李学武抬头看了看这处三进院儿,门是传统的蛮子门,看来起宅子的时候还是位官宦人家。 门口的台阶也是三级,两边各有石狮子一个,门墩一个。 门厅上的苏式彩画半新不旧,看来这处宅院的主人很是富庶,还有钱来维护。 丁万秋主动上前扣响了门环,转回身对着李学武说道:“进去你就知道了,跟我家可不一样,你不按门铃我都不知来人了”。 确实,他的话还没说完,门就已经被打开了。 “丁师傅,您来了” 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