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七夕巧果(1 / 3)
这封要送去远方的信, 最终写了有四页纸之多,温仲夏、徐袖和温孟冬每人都上手写了一点,汇报近况, 诉说思念, 询问安好。
冬儿还把自己得到杜先生夸赞的一份功课也附了进去, 好让爹爹知道他有在好好念书。
考虑到天气炎热,路途遥远, 没有防腐剂做不了吃食, 只好罢了。
温仲夏专门去金铺将金铤融成薄薄的金叶子, 让徐袖缝进衣服里。其实这些钱能不能送到他们手里,她也没把握, 全看送信的人有没有良心了。
最后所有东西装进一个小箱子里,送到伍家。
“老爷, 咱们真要帮她送东西吗?”柳氏还是有点忧虑,“万一被官家知道, 迁怒于我们怎么办?”
伍长贵指着箱子道:“夫人,她连锁都没上,可见坦坦荡荡, 挂念父兄,送点东西,乃人之常情,官家又不是昏君,不会计较这种小事的。”
“就怕温尚书的政敌不肯善罢甘休。”柳氏虽只是个后宅妇人,但因出身,从长辈口中听过不少朝堂斗争,那真是官场如战场,杀人不见血。
“夫人说的不无道理, ”伍长贵背着手走了两步,“这件事温仲夏肯定不会四处乱说,咱们这边目前只有你我知道,我把这件事秘密交代给带队的老黄去办,他嘴巴严,办事牢靠。”
其实帮温仲夏送东西,伍长贵也有私心。
如果将来有一天温旬能够起复,再得重用,那么他算结交了一条大人脉,如果他回不来,只当是做了件善事。
不过伍长贵莫名有种预感,前者的可能性也许更大。
如今朝堂局势差不多稳定下来,正值用人之际,温旬的才干没得挑,如今还有个能干的女儿,说不定哪天就是这个小娘子为父亲和兄长挣到回来的路。
伍长贵叫来管事,把这件差事细细交代下去。
“到了那边,不要声张,要找个信得过的人去送,如果他们有困难,能帮就帮一些。”
管事认真记下,保证完成。
践行宴后的两天,商队便出发了,温仲夏的那个箱子躺在商船的一角,飘飘荡荡去了远方。
解决完这件心头大事,温仲夏终于可以专注精力迎接七夕节。
在以前七月初七这天大多叫做乞巧节、女儿节,到了大宋,七夕节这个称号逐渐传开。
七夕节在大宋是非常隆重的节日,隆重到官吏可以放假一天。不得不说,大宋动不动就放假的制度真是令后世人羡慕。
进入七月,百姓便开始为过节做准备,满大街都是卖乞巧的各种物品。到七夕前三天,街上甚至会拥堵,“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①”
七夕是属于女人的节日,这天她们会望月穿针,焚香列拜,平常被严格拘在家里的未婚小娘子也能大胆出游,吃巧果,放河灯,玩磨喝乐等等,热闹极了。
巧果是七夕节最受欢迎的节庆吃食,是用油、面、糖做成面团,放入雕刻了花纹的模具中,做成各式各样的形状,最后用小火慢慢烘熟。
巧果深入民心,温仲夏自然也顺应风俗,做巧果来卖,只不过稍稍做一些改动,给巧果里添上豆沙、莲蓉和芋泥的馅料。
另外则是在图案上下功夫,这会儿流行的巧果花样比较单调,譬如捺香、方胜,是两种简单的几何图案。
这哪够啊?温仲夏好歹经历过现代社会各种广告的狂轰滥炸,花样百出的图案设计在脑袋里有些积累。
找到制作模具的工匠,他们手艺高,只要把自己想要的花样告诉他们,都能刻得出来。
巧果不用等到七夕,提前便开始卖了。
“夏儿,咱们的主要客源都是太学和国子监的男学生,他们会买巧果吗?”徐袖不解。
金水和李田田也想不通,男人自然也过七夕,但对巧果的热情远不如女人们。
温仲夏俏皮一笑:“他们不吃,但是他们有母亲姊妹啊,还有的可能有心仪小娘子啊,都能送。”
这个时候就要靠广告词了。
“母爱如山,为她买温记七夕巧果,重温年少时光。”
“要当好弟弟,就要给姐姐买温记七夕巧果!”
“温记七夕巧果,织女吃了都说好!”
……
徐袖等人被温仲夏想出来的这些广告词整得一愣一愣的。
这词也忒直白了,忒夸张了吧,一点不像其他点心铺打出来的招牌含蓄委婉。
不过细想,虽夸张,但简洁易懂,朗朗上口,说不定能另辟蹊径。
等到了饭点,学生们来吃饭时,温仲夏便把七夕巧果的广告打了出去,徐袖和李田田一边招呼,一边还拿着切碎的样品到处介绍,可以免费品尝。
果然形状漂亮有趣,连这些大大咧咧的男学生都被吸引了。
最重要的是味道好,香甜软糯,馅料细腻如沙,小巧一个,甜而不腻。
要是天上真有织女的话,肯定也爱吃。
这么精致的点心要买得上大点心铺,贵得很咧,如今在温记百味便能买到更精致,更便宜的,买回去孝敬母亲,送给姊妹,再好不过了。
一顿饭的功夫,温仲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