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十二章(1 / 3)

加入书签

第 228 章 “ 第七十二章

金军分两路南下的消息总算是传到了汴京城中 。

说不清是怎么传出去的 , 邸报上寥寥数语 , 但小报就比较五花八门 , 能讲出许多连官家都不清楚的东西 。

汴京城的百姓 , 文盲的不多 , 就买一份小报来看 。 就算是个真文盲 , 别人拿着小报指指点点时 , 他也能凑到一旁问一句 :“ 战势如何啦 ?“

这问题每天在城中被问出八干遍 , 但汴京城之所以是汴京城 , 就在于你随便找来两个人 , 都能给出你三种观点 。 所以别说是市民 , 就连小报上的讯息都是五花八门的

有些追逐邸报脚步 , 老成持重的 , 会说点漂亮话 , 比如说太原固若金汤 , 这是一定的 , 之前数番大捷都是河东联军打出来的 , 大家不能忘了啊 ! 有这样一支王师驻守边疆 , 响们有什么可怕的 ? 至于河北 ? 河北就更不用怕了吧 ? 河北前几个月刚刚收复 , 土气大盛 , 简直是宜将剩勇追穷寇 , 高歌猛进入上京的大好时机 , 金人恐怕只要一沾河北的土地 , 立刻就要被赶出去了 !

这样洋洋洁洒的长篇大论后 , 作者不忘记再轻轻地站个队 , 拍一下官家马屁 : 当初为什么让金人兵临城下 , 咱们就不提了啊 , 为尊者讳 , 大家要注意一一但是现在战势 -

片大好 ! 不是小好是大好 ! 这都是官家知人善任的功劳呀 !

这样一份邸报能嬗得大多数人的赞颂 , 不错 , 大宋的官家可能对不起很多人 ,

比如西军 , 比如河北的军民 , 比如花石纲和西城所一路上的血泪 , 可官家绝不会对不起汴京市民一一从太祖皇帝开始 , 每一位官家都很好 , 这个尤其好 !

有白衣考书生牵着马 , 马后驮着行囊 , 带着两个书童 , 默不作声地从一家茶馆门前走过 , 有意气风发的少年就指着他 , 挤眉弄眼 。

“ 你们可见到那些胆小之辈 , 听说金人南下 , 立刻就要出城逃难吗 ?“ 少年声考很高亢 ,“ 咱们沐京是铁铸的城墙 , 万年不陷 ! “

“ 你这狭促鬼 , 何必取笑者人家呢 ?“ 有人就不赞同 , 但立刻旁人又接了话 :

「 大宋还是得靠咱们这般子弟呀 !“

考书生一声不吭地继续往前走 , 就被人拦下了 。

拦他的人也是白衣书生装扮 , 子然立在这繁华市井中 , 又落拓 , 又不俗 , 好似那身傲骨敲一敲 , 真能铛铨作响 。

考人就叹气 ,“ 我牵扯在风波中 , 连元中都不曾告诉 , 只想悄悄出城 , 你何苦被

白衣书生从他手里接过缤绳 , 不言不语地牵着马继续逆着人流而行 。

「 在下也要离京了 “

“ 朝中正要你这样的一一 “

「 耿南仲容不下我 , 官家遣我去河北了 , “ 书生说 ,“ 我才学浅薄 , 在朝在野都不足道 , 李公却不该受此辱 。“

“ 我只恨君侧有诛人 , 而我无能 , 不能尽臣子的职分 。 “ 李纲咬紧了牙 。

走到下一家茶馆门前 , 风向又变了个样 。

那些人手里握着小报 , 正窃窃私语 , 见到老人牵着马 , 卷着行李往外走 , 就有人上前拦住了这一行人 。

“ 考人家莫怪 ,“ 对方问道 ,“ 你们可是听了什么风声 ?“

考人一愣 ,“ 什么风声 ?“

对方左右看看 , 凑上前小声说 ,“ 他们说这一次金人势大 , 恐怕河东河北两地 ,

都要被攻破了 ! 听说而今河间府危矣 !“

那个看起来有些颓然 , 又有些愤怨的者人一下子神情就变了 :

“ 你是从何处听来的 ? 朝中尚无人知晓 , 你如何得知 ?“

距离河间府只有五十里的任丘算不得一座大城 , 它的陷落原本也是悄无声息的 。

完颜才骑在马上 , 居高临下地俯视着满地的狼藉 。

非常狼藉 。

城上的守军尽力了 , 他们将一切能扔下去的东西都扔了下去 , 包括但不限于石头 、 滚木 、 热油 、 甚至是金汁 。

因此打扫战场和辨认士兵身份就变成了一项很麻烦的工作 , 好在戎服上是有标记的 , 而这些已经躺在城下 , 或者缺少肢体 , 或者脑浆迸裂的辽人也不在乎他们是不是能以体面的方式下葬了 。

有人哭哭啼啼的 :“ 借个铲子来吧 ! 我弟弟还没到二十岁呢 ! “

旁边的女真小军官路过时就粗鲁地骂一句 ,“ 狗一样的东西 , 还想要铲子呢 !

完颜才听到了 , 眼珠动也不动 , 继续向前看 , 看夯土被他砌坏后刨出的缺口 ,

那道巨大的裂痕上也布满了尸体 , 看起来就很像是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