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再见长乐(2 / 3)
到,居然长乐过来还真是李承乾帮的忙!
至于怎么探查出来的,在宫里只要舍得给钱,基本上没有所谓的秘密。
李承乾这么快手中便有了愿意为李承乾效命的人,这就是太子的优势啊!
不像是自己,自己需要用能力证明自己,然后建立了农业学府才能有自己的效力之人。
甚至在这时候,这些人在政治上还算不上是真正形成了基本盘,只能说有了趋势而已。
别看自己已经培养了两年的时间,但真论朝堂上的势力,李泰远远比不过李承乾。
否则自己也不需要一直在高陵飘着了,难道去长安操作不好嘛!
但现实就是,自己在长安朝堂上的力量几近于无,所以还是外出干实事,避开在朝廷上直接碰撞,这才是自己的优势所在。
一想到这里,李泰也对李承乾相当的羡慕啊!
而就在李泰思索时,吕才找上了李泰,是幽州学府的学子们到了!
李泰一愣,心中不由感叹这些人来得倒是时候啊!
他们的到来,直接就补齐了师资力量,以及管理人员的不足。
而突厥人已经被马周好好打磨了一次,这些懂得突厥话的人员,虽然一个个也就是十五六岁,看起来相当的稚嫩,但他们懂得突厥话,明白得了王真儒的高陵徭役模式。
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他们的加入,让马周在管理成本上下降了不少。
马周再次觉得李泰未雨绸缪,原本与这些突厥徭役最难的沟通问题,随着这些幽州交流生的到来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补足。
至少原本只能让这些突厥苦力干很粗糙的活,但随着这一批幽州学生的到来,完成了相互间的沟通后,整体效率提升了不少。
尤其万事开头难,随着语言问题的解决,让这东突厥劳力汉化的速度,也有了明显提升。
原本马周以为需要半年才能让这批突厥劳动力明白汉语的意思,但实际上随着这些学生到来后,马周感觉两个月的时间,这些突厥劳动力就算不会说汉化,也懂得大概意思了。
“虽然越王某些操作确看不懂,但有越王在前面规划,干起活来确轻松了不少!”
马周感叹,同时马周也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了李泰,并且拍了拍马屁。
李泰不知道这些交流生还有这作用,只不过李泰总不能够当着马周说,这只是巧合吧。
当然是点点头,对着马周确认道,“嗯!这一切都在我的预料之中!”
一开始李泰向幽州提出交换生,只是单纯的让李淳风有个寄托,算是对他的安慰。
虽然他没有来,但他的学生来了,这意义也是一样的。
但却没想到,这居然还有额外的好处,唐代的幽州是异族与汉族的交汇之地。
不说在那里的学生都能一个个把突厥话说得贼熘,但至少能听得懂大概的突厥话。
所以他们的到来,给了李泰当下最需要的补充,算是让李泰的计划真正落实下来。
马周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等待着李泰的下文。
而李泰却也不客气,直接道:
“另外建立一间自习室,里面从高陵图书馆里面拿出些副本放到这里来,交给这些交流生们
我会提供免费蜡烛,让交流生在夜晚也能够在此看书。
如果异族中有上进者,也可以让他们来查阅书籍,不过,需要异族认识500字。”
马周听到李泰这般的话语,双手抱拳对李泰赞美道,“越王仁慈。”
李泰说道:“另外,这些交流生到底是过来做交流的,以高陵徭役的标准支付他们钱粮。
告诉他们徭役会工作到今年七月,八月份则回到农业学府中进行正常的课程教学。
所以你也快点培养出优秀骨干,到了秋天,这些学子可不会继续留下来工作!”
“还请越王放心,我知道怎么做了!”马周点头,表示自己理解了。
说实话,也就只是这初期,在交流上有几分麻烦,但接下来小半年时间,这些东突厥的徭役肯定有所成长。
那时候,还没培养出合格的东突厥的基层徭役管理来才是奇怪的事。
这一批学生的补入,让整个郑白渠的工程开始走上正轨。
当然效率再快,但因为人数原因,进展速度却也不快,但李泰与马周都不急。
因为两人都非常清楚,这时候还是在磨合中,等到磨合得七七八八,效率自然提升起来。
尤其是在五月之后,高陵附近的百姓收割完了小麦,也算进入农闲时节。
到时候让他们在农闲时打一份零工,搬搬砖什么的,相信还是会有很多人愿意来的。
而在高陵的百姓进行种植冬小麦时,其他地区的种植粟米的农民工,也可以一定程度的进行征调,所以真要说进度的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