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惩处余党(今天一更)(1 / 3)
很快的,李世绩带着李佑以及他的那些造反同党,一起押解回了长安。
只不过当他们回来时,却发现了自己这一趟一去一回,太子居然没了。
尤其长孙无忌,他被李世民派遣一起处理李佑的事,等到他回来时,却发现李承乾与李泰间的交锋居然已经结束了,这不得不让长孙无忌感觉到了几分意外。
但不论说什么都晚了,李承乾起兵造反走死了自己的路,自然已经彻底出局。
虽然对长孙无忌来说,不论哪个外甥当上皇帝,长孙家的荣华富贵都不会有什么影响,但长孙无忌也没想到,李泰跟李承乾之间的交锋,居然这么快便分出了胜负。
接下来的一个月,基本消耗在审问李佑,李承乾两人党羽一事中。
说实话,李佑倒还好,牵扯的人也就李承乾跟李元昌,其他实际上并不多。
但李承乾的话,那牵扯的可就多了,比如李百药,张玄素,孔颖达,苏亶,李少植……
这些人绝大多数没直接参与到李承乾的谋反,但或多或少受到了牵连。
其中牵连最严重的两个一个是杜正伦,一个是魏征。
经查证,李承乾曾命侯君集赠送金带给杜正伦,表示不日将会将其调入长安。
原本的想法是把杜正伦作为自己造反成功后,负责安抚各方的人选。
只不过杜正伦哪知道这件事啊,以为自己这做这么多年地方官终于到头了,便收了金带。
这就成铁证了,直接便被李世民命人收监,现在还在大理寺里面待着喊冤呢。
至于魏征也算他倒霉,侯君集是魏征推荐入相的,杜正伦是他推荐给李世民的,都称赞两人拥有“宰相之才”。
反正他们能不能成宰相那是谁也不知道,但谁让这两个人都跟李承乾造反扯上了关系。
长孙无忌作为主要侦查的官员,便向李世民报告说,要不要查一下魏征。
李世民自然相信魏征是清白的,所以更是要查清楚魏征的清白。
然后经过长孙无忌细查后,确认魏征真的是清白的,没参合到这一件事里,顶多就是有眼无珠,推举的两个人全部都出了问题。
本来事情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但长孙无忌又查到魏征偷偷记录下自己跟李世民间的谏言,并把这些东西交给史官,让史官在自己死后给自己美言几句。
李世民听到这,心中不由一咯噔,马上便从史官的手里要来了这份资料。
上面基本上写着的就是魏征多么多么正直,每次都把李世民说得心悦诚服的小故事。
说实话,在《论语》一书后,像什么《孟子》《庄子》一大堆写人的书只要出现辩论,那主人公基本上就没有输了的,没谁愿意自己的祖师爷做别人的背景板。
而很显然魏征给史官的资料里,基本上就是把李世民当做了背景板。
若李世民没看到也就算了,等李世民死了,这东西就真让自己成烘托魏征直名的背景板。
但谁让李世民在自己死前看到了这些呢!那可真的是怒火冲天。
甚至有一种自己被背叛了的痛处,李世民想一想自己辛辛苦苦提拔的侯君集背叛了自己,现在自己不记前嫌委以重任的魏征沽名卖直而已。
一瞬间李世民破大防了。
所以,李世民在发现后,直接便过去把魏征的坟都给推倒了,至于更魏叔玉原本许下的赐婚也都取消掉了,整个魏家自然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李世民只是恨为什么魏叔玉没有加入到了李承乾的队伍之中一起谋反,这样自己也能对魏家能牵连多少也就能牵连多少。
否则,却也只是发怒发泄一些怨恨,倒也不能真的把魏书玉给杀了。
说到底,李世民要做明君,做明君终归需要有几分容人之量,或者说做事情终究要讲规矩的。
那种看谁不爽然后就把谁给杀了,那叫暴君,详情参照隋炀帝杨广。
因为有好榜样杨广在哪里杵着,李世民虽然很愤怒的想要把魏征给剖棺戮尸,但最后也就只是在嫉妒愤怒下推到了魏征的墓碑,这件事情就算是打住了。
至于参与了谋反的士兵,那自然是该抓的抓,该关的关,如果不是李世民有想放逐李承乾的想法,这些人就算没有全砍了了事,也已经全家贬为奴籍去做苦役了。
没办法,自古以来高层的人,李世民出于政治影响考虑或多或少会收敛收敛自己的脾气。
但底层的士卒哪怕他们只是听从命令的,但至少输了,他们就是会承受最大灾难的人。
就好像时代的一粒沙落下来,对于侯门高官,基本上以自刎,或者诛一脉为代价,基本上这件事情就算是翻篇了。
世家到底还是要跟着皇家一起治理天下的,总不能闹太僵了。
但对于只能靠出卖劳动力或者性命为生的大头兵们来说,这件事做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