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出狱(1 / 2)
京城的御书房内,被朝中那帮大臣压的喘不过来气的世宗看着左顺门值门宦官呈上来的奏折,苏小楼竟然给他递奏折了,这倒是让世宗有些意想不到。 朱厚熜翻开奏折,苏小楼在奏折中言明最合乎孝道的行为,莫过于“尊亲”,让自己的父亲得到尊崇,然而尊亲之至,便是让自己的父亲享受到天子的礼遇,他又提出,武宗遗诏只是让兴献王长子继承大统,并没有要求继位者尊孝宗为“皇考”,再则,母凭子贵世宗母亲应该享受皇太后的尊崇。 苏小楼一番话逻辑严谨,条例有序,自古以来人们都最重孝道,苏小楼以孝道为由来堵天下悠悠众口,为朱厚熜尊自己的父亲为“兴献帝”找到了一个再合适不过的借口,并搬出武宗遗诏。 世宗喜出望外,这几个月过去了,他终于听到了他想听的建议,赶紧命人将这分份奏折交给内阁讨论,最终最终杨廷和毛澄等人被迫让步,太后(孝宗的张皇后)颁下懿旨,追尊兴献王为“兴献帝”,尊世宗的祖母,也是宪宗的宸妃邵氏为“皇太后”,尊兴献王妃蒋氏为“兴献后”。 世宗问及苏小楼的近况,得知东林学院的大议礼上那群学子把自己骂了个狗血淋头,苏小楼在大议礼上公然表示支持自己,朱厚熜很是感动,听说苏小楼还因为这件事被人诬陷坐牢,朱厚熜坐不住了,立刻派人将刑部侍郎蔡平召过来,吩咐他亲自查办苏小楼的案子,务必要还苏小楼一个清白。 苏小楼的案子在南京闹得沸沸扬扬的,竟然牵扯出这么多莫须有的事情来,刑部侍郎多年的为官怎么会看不出来这其中的猫腻,想必南京的很多官员都参与了进来,但他既领圣上旨意,何须惧怕太后一党。 但这段时间世宗的手段朝中的官员都看在眼里,小小年纪却能独挡一面,执掌中馈而游刃有余,面对强势的内阁不卑不亢,将来定是大有作为,他本就有意投靠皇帝一党,不如就借此向世宗卖个好。 刑部侍郎蔡平火速派出手下最得意的人,人称铁面包拯的包捕头前往南京调查苏小楼的案子,包捕头连夜带人去偷偷掘了吏部侍郎的儿子刘康元的坟,验尸后查出刘康元头颅中被刺入了一根银针引发了多年的旧疾,再加上他体弱多病,苏小楼这一推更是带来了致命一击。 刘大人得知自己儿子的坟被撅了之后气的差点厥过去,带上家里的护院气势汹汹的就找包捕头算账去了,没想道反而被包捕头抓住以伪造假证、贿赂官员的罪名关进了刑部的大牢,刘大人还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至于大街小巷传的那些苏小楼和刘康元早有矛盾的话,纯属谣言,包捕头两天就查实了,效率之快令人叹为观止,很快就逮捕了一批散播谣言和伪造假证的人,以及那些收受贿赂的官员。 谣言起于风止于风,很快街上就再也没有人敢说什么了。 东林学院的学子包捕头自然也不会放过,一通盘查后那群少不更事的学子后包捕头很快锁定了嫌疑人,但还是晚了一步,那名学子已经自缢而死,死前的遗书里担下了所有的罪名,关于幕后之人的线索就这么断了。 三日后,坡脚牢头打开了锁链请苏小楼出狱,本来是不顺路的,苏小楼特意去关着刑部侍郎刘大人的牢房门口晃悠了一圈。 “刘大人,好啊!走之前特地来拜访下刘大人,毕竟以后就见不着了。” 刘侍郎看见苏小楼气的直哆嗦,腾一下就站起来了,扒在牢房门口暴跳如雷的骂苏小楼:“苏小楼,你还我儿命来!你还我儿命来!” “哎!刘大人,这可不兴乱说,你那宝贝儿子可不是我杀的,冤有头债有主,谁杀的你去找谁去,揪着我不放干嘛?” “就算不是你杀的,我儿子也是因你而死,你也脱不了干系,我化成鬼也不会放过你的。”刘侍郎恶狠狠的看着苏小楼,恨不得饮其血啖其肉。 苏小楼很享受此刻的恨意,我坐在牢里,看着你出尽了手里的牌,依然没有办法奈我何,最后只能待在牢狱中万劫不复,而我将光明正大的走出这里。 “刘大人,你还真是可悲啊!你儿子都被人害死了,你还被人当做旗子利用,不想着找幕后之人报仇,却揪住我不放,如今你已经是一颗弃子了,怕是没有人会来救你了。” 苏小楼出来一看好多人都来接自己出狱,熊二、秀才他们能来倒是没有什么意外的,陆大通竟然也来了,桀骜不驯的哈士奇也有示好那一天。 有人欢喜就会有人愁! 贾书堂看着那么多人一个个被抓,就连刘侍郎被抓了,害怕的不能行,这几天时刻关注者刑部的动静,连睡觉都支棱着耳朵听是不是刑部的捕头来抓自己了,生怕刘侍郎把自己牵扯进去,细软收拾好了准备随时跑路。 得知消息的雷震怒砸了前两天高价买回来的一把匕首,苏小楼还真是不容小觑,竟然能让皇上派人来救他,不过自己这局可谓是天衣无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