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 / 3)
沈齐去找绸缎庄老板打听消息,称自己很满意衣裳的效果,想再找个不同花色的再做几件,想问问有没有其余花色。
老板遗憾说,“来的不巧,其余花色都被挑走了。”
沈齐顺势问起布料的来源,老板说这批布料是从相熟的布商手里收到的,客商是江南人,但别的更详细的信息,老板也没追问过,倒是说了,有其余几家绸缎庄也收了这批布料。
沈齐问清到底是那几家后,若无其事的离开。
更多的线索暂时没有,他们需要思考该怎么办。
“或许是巧合呢?”沈齐苦恼挠头,“江南的刺绣纺织技术发达,或许是什么能人义士,研究出了比织造府还先进的技术,于是小小造了一批来试水,连花色也很少,这个解释很完美么!”
“爹你说的也很有道理,只是我还是觉得不对劲。”沈知澜托着下巴,“想超过织造府的技术,就这么容易?”
这时沈齐又压低声音道,“这点就是你不知道了,天家富贵繁华,本应享受这世上最好的东西,可好东西往往就少见,这回当做贡品呈了上来,下回皇帝还管人要怎么办?上哪儿变出来?比如雪明山的雪明茶,生长在极寒之地,受雪水灌溉才有清澈凛冽的口感,崖顶的那一株滋味最足,香气最佳。最后成贡品的,却是山间的茶叶,因为山间的产量足,品质稳定,做贡品不容易出错。不然哪一日品质突然降了下来,岂不是大大的麻烦?”
“这绸缎的事,多半也是这样。”
沈齐讲的也有道理,可还是很难说服沈知澜,原因只有一个,他自己!
沈知澜没事爱去凑近听八卦,当个包打听,大概是吸引力法则,他发现这些八卦也会往他这边凑,提前显露几分蛛丝马迹。
他觉得这次也像。
可说来说去,并没有什么更确凿的证据,沈齐还悄悄找了同僚打听那几家绸缎庄的布料流向,都没什么问题。
临近年下,辛苦一年的人们总要慰劳慰劳自己,做一身体面衣裳就是他们共同的选择,那些布料没多久就被销售一空,店铺很快又进了一批。
沈齐摊手,“瞧,我就说没问题吧?现在你该信了?”
沈知澜无奈,只能暂且把此事搁下,官府管天管地,这些微末小事却管不着,或者被称为默认的规则。
只是新衣裳他却不肯上身,只说留着过年再穿,沈齐自然也不会多阻拦。
*
眼看又下了几场大雪,城里城外彻底闲了下来,农闲的百姓进城采购,倒让城里更加热闹起来。各处的酒楼更是客似云来,没有空座。
新晋的明阳楼掌柜在《大焱报》上花重金打了广告,一炮打响后,跻身京城名酒楼的行列,又因为挨着几座书院,几座客栈,成了举子们心中聚会的盛地。明阳楼掌柜顺势附庸风雅,请众举子留下墨宝,挑选好风格后轮流挂在大堂里展示,一下子让众举子更加热衷于来明阳楼聚会,扬美名享美食,不亦乐
乎?
现如今,陈原君就跟一众相识的举子们在明阳楼举办文会,室外大雪纷飞,室内温暖如春,恍若九重天。
陈原君本不想来参加这次聚会,会试在即,一分一秒都不能浪费,有那个功夫,还不如温书,多看两句论语也比现在强。她屡次拒绝了聚会邀请,但这次听说请到了前科三甲来做客,机会难得,只好过来碰一碰。
能有科举前辈指点一二,肯定比自己摸索强。
可惜坐下到现在快半个时辰,三甲的衣角都没摸到,好友甚至悄悄跟陈原君说,“莫不是哄我们的?三甲在哪儿呢?”
啥也没看见。
陈原君低声说,“或许是太忙了吧,三甲都进了翰林院当值,没准是时间不凑巧。”
好友转而安慰自己,“也有可能,陈公子可是名门之后,请翰林们来一聚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听见这话陈原君已经不会激动了,他淡定颔首,“就是。”
又等了两刻钟,这才有人匆匆而来禀告,说是三甲临时有事,来不了了。
冲着三甲来的人都大失所望。
主持这场宴会的陈公子淡然道,“估计是被临时召见当差了吧,实在有缘无分,还请满饮此杯,遥祝三位前程似锦。”
在场的人都一饮而尽。
虽然三甲没来,但也不好不给面子的直接离开,毕竟今日是陈公子请客,吃人嘴软。
陈原君等气氛重新热络起来,就站起来找主家告辞,陈公子提着酒壶,带着五分醉意,“急什么!来都来了,何不喝到兴尽而归?左右现在天色还早。”
陈原君淡然一笑,“我自幼身子弱,受不得风寒,如果等到天黑再归,恐怕着凉,不如趁现在早些归去。”
“唉,别急别急啊,等会儿还有精彩节目,现在走了,岂不是可惜?”陈公子挤眉弄眼的暗示着。
陈原君心内作呕,面上还是微笑着,“实在是身子太弱的缘故,没这个福气。”
“唉,可惜,可惜!”陈公子又塞了一杯水酒给陈原君,“先喝一个!”
陈原君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陈公子这才说,“你要回去我也不阻拦,只想尽一尽主家的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