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十一章 伞兵装备和延长油田(3 / 3)

加入书签

战士的头部尺寸。

两个镜片使用了玻璃,并稍向内弯曲。射击时,镜片也不会影响精准度。

钢盔则是在35年款式亚得里安盔上做了些许改进,采用高镍和锰含量的钢材,厚度加到了1.3毫米,重量达到了1.2千克。

头盔设计的防弹性能,是能承受300米/秒速度飞来的弹片。

为了防止在跳伞的过程里,被天空中的强大气流吹走。新式的伞兵盔配有更复杂而坚固的悬挂系统,使得头盔能牢牢地固定在同志们头上。

作战人员在空降时,往往需要更多的枪支弹药。

虽然武器的长度和重量,会导致同志们在出现非战斗伤亡。但总比只携带一把手枪和少量的子弹强,落地以后等武器箱要强一些。

人枪分离战术,在二战期间是绝对不可取的,这时就需要一款合适的携行具。

系统则是提供了一个弹药背心,它用皮革和帆布制成。

背心的前后横向携带冲锋枪弹匣,前胸5个,后背7个,腰部部分还有手榴弹包,可以存放7颗手榴弹。

携弹量虽然还算不错,但可惜没有防弹功能。

最后就是伞兵携带的武器了,不多猜都知道是以我们的老朋友MAS-36和MAS-38为主。

MAS-38这款冲锋枪,在最早就是按照伞兵武器来设计的。极轻的质量和较短长度搭配上还不错的火力,在强度没有那么高的民国战场基本够用了。

MAS-36有专门的伞兵款,代号CR39。

为了方便战士携带,设计师搞了一个可折叠的铝制空心枪托,这么一改让重量比步兵款轻了不少。

非战斗时,只要拨动枪身上的拨片就可以折叠枪托。枪背带也是一种较轻的织物,勉强又减重了几十克的重量吧。

配合加科研槽刚刚解锁的布朗德Mle50毫米迫击炮和轻机枪,空降兵在火力上甚至不算弱。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