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6章 老实交待(2 / 4)

加入书签

四海集团将在四月份搬进来。

公司的搬迁工作容易,最让李云海操心的是大厦裙楼的商业应用。

裙楼有五层楼,肯定要开发成现代化的商业广场。

李云海最开始的想法是开发成电脑城。

但他做为重生者,又知道电脑城的寿命只有二十年。

20年以后,受到网购的冲击,所有的电脑城几乎都难逃衰败的命运,就连鹏城的华强北都难逃时代大潮的洗刷。

所以李云海决定不搞电脑城,而是搞大型商场,再在商场一楼开一家四海办公设备的专卖店。

做商场也是个很麻烦的事,自己做?还是招商入驻?

合作的话,找哪家企业合作?

李云海联系了郭婉华,想听听她的意见。

郭婉华说香江这边有很多成熟的商业广场,要不就从香江引进一个?

这么做的好处是,李云海只需要按年收租金,把裙楼出租给别人经营和管理,省事省心省力。

郭婉华也提供了另一条思路,就是自己招商,这么好的地段,这么高级的商业大厦,肯定有很多品牌愿意合作,自己管理,赚的钱更多,但需要一个强大的专业的管理团队。

现在的西州,也有一些名牌专卖店,但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中山路到黄行路这一带,还有就是友谊商场。一件时髦的衣服,卖几百上千,也有人消费。

全省几千万人,哪怕只有20的富人,这个消费能力也很强。

90年代的土豪特别多,乍富起来的这批人,需要名牌、豪车、名表来衬托自己的身份,像国外的劳力士手表、皮尔卡丹服装、皇冠轿车,渐渐的成了富人的标配,也成了富人炫耀的资本。

所以说在黄兴路开高档商场肯定是有市场的。

李云海让郭婉华找香江的大型连锁商超谈判,请他们过来考察,看看能不能谈得拢。

郭婉华联系了两家商超的老板。

&t;divtentadv>结果人家一听说是内陆城市,再一问这边的工资水平,便不感兴趣,说有钱还不如投资到特区。

西州在90年初期,招商引资的确很难,因为完全不具备优势。

就算是中部地区,西州也不如一江之隔的江城。

1990年,东塘百货大楼是西州第一个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商场,成了全市乃至全省百货的象征。

但这是国营商场。

至于私营大型商超,还没有先例。

后来红极一时的平和堂还要等四年才能开业。

香江的连锁商超看不上西州,不愿意前来投资。

李云海没有办法,只能自己招商,自己干。

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必须先找到有能力管理大型商超的团队和人手。

国内并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

别说西州了,便是北金上海等地,还是以国营商场为主,私人商超还是新鲜事物。

国营商场的经营模式和现代化的商超有着显著的不同。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商场卖什么,都是有计划的,就连四海集团想在里面搞个专柜,还得求爷爷告奶奶。

正所谓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国营商场的货也不愁卖,所以他们的管理者,实质上是个官,并不懂多少经营方面的事务。

李云海想挖他们过来,一来难度大,也来也没有必要。

他决定从自己公司内部培养一支管理队伍。

事情传到了陈泓耳朵里,这天,她打电话给李云海,自告奋勇的说要来帮忙管理四海中心的商厦。

李云海接到她的电话后,并没有马上做决定。

因为陈泓的能力他是知道的,怕她管不住这么大一个摊子。

于是他说道:“陈泓,你还年轻,需要历练。再说了这份工作和你的专业完全不搭界。”

“我是不懂,我可以学习啊!再说了还有你可以教我呢,是不是?你不管请谁来做事,都得从头学习,没有人天生就懂这个。你还不如请我哩!我马上就毕业,现在也可以离校实习,你要是同意的话,我明天就去西州,过年我都可以不回家。”

“陈泓,这件事情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容易做,你一个小姑娘,何苦受这份累?”

“朱林和龚洁都能当你的分公司经理,我为什么不能?我不比她们差!”

“你不想当演员了?”

“当演员也是为了赚钱,你能让我赚到钱就行了。”

“嘿!”

“我不管了啊,你必须得同意!我明天就去西州,我要离你近一点。”

“喂,陈泓”

“明天见!”陈泓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李云海缓缓放下电话,把赵金平喊了过来。

赵金平知道老板最近在为商厦招商的事情烦心,提供了一个建议:“中山路百货大楼的经理,名叫钱长宝,他是个人才。老板,我听说他最近有离职的想法,如果我们能挖他过来,那管理方面的事情,交给他做就行了。”

李云海沉吟道:“钱长宝?我就怕他身上官僚气息太浓重,凡事都按国企那一套来搞,那就搞不活市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