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4章 我专业写词(2 / 4)

加入书签

咯,求饶没用,该砍还得砍,辛弃疾没有多话,手起刀落,花和尚义端,宣告扑街!

一手提人头,一手持帅印,那个帅气逼人的身影就辣么闯入营寨……末将特来交令!

耿京表示震惊,真追回来了,效率真高!话说你还记得你是个文人不?管的是文书一类的事儿!

当然,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义军对他的改观,这是个多面手,打仗阔以,写文章更牛,人才啊!

此后,当那个想要立马吴山第一峰的男人——完颜亮,被部下宰了,成为笑话,南下的金军撤退后。

辛弃疾开始奉命南下与南宋朝廷联络,请求支援,然后,当他完成使命,开开心心回来后……大哥没了,义军散了!

尼玛!哪个瘪犊子干的?我辣么大个大哥,辣么多义军,说没就没,说散就散?

谁干的?这问题问得好?话说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

(辛弃疾:噌~说重点,懂?)

咕噜~张安国,弓长张,平安的安,国家的国,张安国干的,他杀的大哥,投了金人,你去砍他啊~(┯_┯)

宝刀入鞘,表示收到,然后,社会我辛哥便开启了个人秀,五十汉儿袭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

对面多少人?即答:至少几万!

我们多少人?答:五十多,不到六十!

辛弃疾满意一笑,五十对几万?这波稳了,优势在我!

五十多人敢冲几万人的金军大营,你就不说辛弃疾到底是猛、是虎、还是精明吧,就冲这勇气,必须点赞!

当时张安国正跟一群金军将领喝酒呢,喝着喝着,人被绑了!金军都没反应过来,不是,刚刚过去的是啥?起风了?

《宋史.辛弃疾传》: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

而辛弃疾呢?当众绑人,绑完一票就跑,贼刺激~

当然,刺激归刺激,北边反正是不能待了,不然,被他戏耍的几万金军能撕了他,咋滴?耍完我们还不跑,谁给你的勇气?

生擒张安国后,辛弃疾选择南下,投奔朝廷,同时献上叛徒张安国,朝廷没客气,很快将张安国斩首。

随即,任命辛弃疾为江阴检判,当时,辛弃疾二十三岁。

初到南方,朝廷即任他为官,并没有因为他归正人的身份有什么薄待,同时,刚刚即位的宋孝宗也是一副收复故土、报仇雪耻的明君作派,于是,辛弃疾激动了。

连夜加班加点,赶出了几份军事报告——《美芹十论》《九议》《应问》上呈皇帝,一双虎目满含希望。

可惜,希望很快化失望,皇帝对他的这几份报告表示非常高兴,满朝文武也是交口称赞……就是没人愿意执行。

那架势,就仿佛在说:报告写得非常好,想法也很不错,下次别写了啊!

天雷滚滚,属实开眼了啊,辛弃疾是万万没想到,这帮人居然这么怯懦、畏缩!

你怕个嘚儿啊?宋廷人口百万计,不差北地多少人,你倒是跟金国干一场啊?

来来来,你看哥,你看哥,哥那天就带了五十多号人,勇闯敌营,几万金军愣是一句话没敢说。

可惜,任他怎么劝,朝廷就是没回应,你要上奏?那奏呗,桌案辣么大,不差你那几份,大家当没看到就行了呗!

辛弃疾麻了,他纵有才干,但他的豪迈、倔强的性格以及对北伐的执着,让他很难在官场上立足。

此外,归正人的尴尬身份也影响着他仕途的发展,什么朝廷不在意?假的,归正人只能升到从四品,正四品及以上官职,朝廷根本不会让归正人担任。

公元1168年,28岁的辛弃疾升任建康府通判,公元1170年,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

彼时,滁州遭遇战?,城池毁坏,村落破败,?弃疾主动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创?了奠枕楼,繁雄馆。

此后,朝廷任命辛弃疾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江东,辛弃疾与留守叶衡关系处得不错。

叶衡为相后,竭?推荐胸有?志、谋略过?的?弃疾,孝宗召见辛弃疾,改任他为仓部郎官。

此后,公元1175年,湖北路茶农、茶贩,在赖文政的领导下爆发起义,这支起义队伍被称为茶商军。

起义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卖茶,宋朝富有是没错,但对百姓的压榨跟其他朝代并没有什么两样。

不堪压迫的茶农、茶贩自然不满,日积月累之下,起义的爆发水到渠成。

茶商军自湖北爆发起义,随后转入湖南、江西,多次打败官军,同年六月,进入吉州永新县禾山。

宋廷调派了江州、鄂州的官军,会合赣州、吉州的兵将,再加上各地的土军、弓手,约有万人……拿茶商军没办法。

茶商军的兵力其实很少,但谁叫他们熟悉地形呢?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百姓支持,官军一到,当地百姓……坚决支持茶商军,你说气不气?

气归气,但朝廷拿茶商军确实没啥办法,山地作战,根本不是这些没在前线待过的老爷兵能玩得转的。

关键时刻,朝廷想到了辛弃疾,你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