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5章 理念的相差(1 / 2)

加入书签

顾廷枭抱着她睡着了,盛晚烟忙活了一天,也很疲惫,没一会便也睡了过去。

盛晚烟招待了顾廷枭的几位战友之后,正式进入了军嫂生活的常态。

每天不是去菜地浇水,就是打扫卫生,或者煮一日三餐等着顾廷枭下班回来。

“晚烟,走,去村里换着物资。”

谢婶子一大早敲打着她院子的大门,今天是军嫂们去跟村民们换物资的日子。

基本都是一个月去跟村民换一次,日子基本都是在月初的几天。

盛晚烟手里拎着个大背篓跟着她出去,去换物资肯定骑自行车最好,多的话还可以载回来。

“婶子,上来,你给我指路。”

盛晚烟推着自行车出去,长腿一跨就上了自行车,转过头去叫谢婶子。

“嗳!”

谢婶子坐了上来,抓着她身后衣服,在后面给她指着去村子里的路。

“晚烟,这就是冰城农民公社。”

“再往下,五公里的地方就是村子里了。”

“这边一共有两个村子,第一大队跟第二大队。”

“村子相邻,这边地方偏僻,人不多,两个村子加起来也就300户人家不到。”

谢婶子给她普及了一下这周围的情况,盛晚烟看着这个年代的公社,跟印象里蓉城的公社差不多。

可这边人少很多的,而且生活环境比蓉城要差。

她们去的是农民第一大队,现在农民们都在田里干活呢。

她们换物资肯定不是敲锣打鼓的去换,而是偷偷的敲门去。

毕竟你又不能保证村子里会不会有人举报,所以不能够太过于明显,更要选大家都上工的时间来。

这边的村民,每个月月初每家每户都会留一个大人在家里,就是为了等军嫂们过来。

谢婶子带着她去敲响了一个院子的门,很快里面就有一位消瘦的老人,把门打开走了出来。

“婶子,我是来换物资的,你这有什么可以换?”

老人认得谢婶子,让她们进去说话,盛晚烟跟在后面推着自行车走了进去。

“现在没什么东西,收成不好,就一些玉米土豆跟青菜,你们要就拿走吧。”

现在农民人家基本都是这些粮食,像细粮这些更不用想。

你要是想要细粮,得在年底的时候过来。

年底村里都会村民们一整年来的努力赚取的工分换成粮食发放给大家。

对于农民来说,工分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有一些村民家里急需用钱的或者需要其他物资的,都会把细粮拿出去进行交换。

“婶子,玉米跟土豆你有多少?”

谢婶子也没有想着可以换到细粮,她本来就是冲着粗粮来的。

毕竟过冬得囤不少粮食,谁家那么有钱天天吃细粮啊。

在这个年代细粮不到必要时刻,都不会轻易拿出来。

“玉米有30斤,土豆20斤,青菜有青瓜,大白菜,茄子。”

“晚烟,你要什么?”

谢婶子问着盛晚烟的需求,盛晚烟想了想要了10斤玉米跟5斤土豆,青菜每样都要了一些。

毕竟请客吃饭家里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这要是不买点东西回去,免不得引起怀疑。

“只要这么点?”

“婶子,我们家就两个人,不够吃过两天骑自行车去城里买一些。”

盛晚烟给了她一个眼神,她们不能只在一家做买卖啊!

谢婶子秒懂,不过自己把剩下的玉米跟土豆给包了。

她一大家子人,粮食肯定是越多越好的。

“你这加起来给我7毛钱。”

农家老太太指了指盛晚烟的东西,盛晚烟从布包里掏出七毛钱给她。

谢婶子那里比较贵,加起来差不多两块钱了。

谢婶子放把东西到了背篓里,接着去别家换,一路下来盛晚烟换了20斤玉米跟10斤土豆还有10斤青菜。

她其实不怎么爱吃土豆,不喜欢那种堵在嗓子眼里,咽不下去的感觉。

除非是薯条,薯片,土豆泥这些比较好吞咽的。

谢婶子难得来一次,换的就比较多了,她是看到合适的就要,恨不得把家里的地窖给塞满了。

毕竟谢婶子有儿子儿媳妇儿,又有孙子,可不得都准备着嘛。

毕竟家里有粮,这才不慌嘛。

“晚烟,把你背篓给我,我抱着。”

盛晚烟骑车背背篓不方便,谢婶子背着自己的,在抱着盛晚烟的坐在后座上。

盛晚烟相当于载着200多斤的重物,她体力是不错,可这路况,她也没有那么的……

而且来的时候就骑了大半个小时,这回去不得颠簸死。

可这路况就这样,她也改变不了。

盛晚烟咬着牙把谢婶子还有粮食载回去,回到家里人都瘫痪在了沙发上。

顾廷枭回来看到自家媳妇儿一副无力且疲惫的状态,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的,瞬间吓了一大跳跑过去。

“媳妇儿,你怎么了?”

“好累……再也不想去村子里了。”

“路太难走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