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9章 吞并小琉球(2 / 3)

加入书签

忘记那里的百姓其实才是最苦的,才是最需要朝廷关注的,所以马上就出声附和。

他这一说话,自然也就不用其他人再讨论了,算是把这事儿也定下来。

“那我们就一起去乾清宫,向陛下报捷吧。”

如果是打了败仗,李春芳肯定是不会想去的,而是会把差事丢给陈以勤。

但是这次是打了胜仗,而且福建的文书写的也非常漂亮,甚至直言东南倭患已平的文字,想来隆庆皇帝看到这份奏疏也会很高兴才是。

至于为什么不是他一个人送过去,这也是李春芳的性格使然。

既然是好事儿,那大家都过去给皇帝贺喜。

于是,屋里几人就在李春芳的带领下出了内阁径直赶往乾清宫,报捷以闻。

只是半个多月后,俞大猷知道了总督李涛和巡抚涂泽民给朝廷的奏捷文书,想到东南沿海的实情,才着急忙慌的给魏广德写了一封书信,信中详细叙述了东南的情况,也把自己的一些分析写上去。

直到看完俞大猷这封书信的时候,魏广德才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嘉靖朝闹得沸沸扬扬的倭患到了隆庆朝很快就消声灭迹的原因。

不仅是因为隆庆开关的影响,真实情况就是朝廷在最近数年里逮着大海盗、大倭寇集团围剿,已经把几股势力最大的盗匪消灭干净,剩下的也都是一些残部和小鱼小虾。

这些剩下的人,已经没有实力再跑陆地上搞出什么攻府夺县的勾当,甚至只是侵袭沿海渔村都已经变得困难起来。

毕竟不管是以前的戚继光还是现在的俞大猷,还有李锡、郭成等人,经历了十多年的剿倭战事的锻炼,沿海府县已经摸索出一套针对海上敌情的应对办法。

往往倭寇靠近海边就会被人发现,进而燃放烽火,召集周围的明军和名团赶来救援。

对于只有十几个,几十个的小股海盗,已经成不了气候。

他们的目光不敢看向大明土地,但是也知道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生存的方式。

这两年月港开放,沿海的商船也多了起来,所以海盗们从过去攻府掠县抢夺钱财变成了现在只在大海上做生意,抢劫来往商船。

商船出海,本来就有极大的危险,即便商船被海盗所获,陆地上的亲人也只以为是遭遇海难不幸。

毕竟这年头,航海技术是真不行,别觉得西方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就觉得海船技术、航行技术就很牛叉,实际上沉没在全球各地海洋底下的沉船是真的不少,甚至包括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将欧洲货物运至美洲殖民地,并将殖民地产品,尤其是金银运回母国的大型珍宝船队。

虽然俞大猷书信里许多内容和福建官员上奏的情况有较大出入,可魏广德还是觉得俞大猷说的应该更加真实。

毕竟刘焘、涂泽民一个是总督,一个是巡抚,其实已经有些脱离基层,很多情况未必知道。

而俞大猷不同,他最近一直在海上漂,带着福建、广东和广西三省水师战船四处剿匪,一直在下面当然就更清楚实际情况。

思考片刻,魏广德觉得虽然这信是俞大猷写给自己的,但并没有什么不当言词,所以就打算明天带上这封书信去内阁,让几个阁臣也看看,知道东南实情。

之所以考虑这么做,主要还是因为魏广德打算组建大明水师,就以这支三省水师战船为骨干。

要知道,大明的军事力量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制度,成祖时期虽然有些变动,但大的框架不变,都是以卫所制为主。

而明军的水师,则是沿海和江河的卫所,抽调熟悉水性的官兵组成,并没有专门的水师部队,即便帮助朱元璋打天下出力甚多的巢湖水师,就是这支部队为朱元璋夺取江南的控制权出力甚大,但是在他称帝后,水师依旧不是大明最主要的军事力量。

可现在情况不同了,大明开海就意味着沿海会有大量的海船出现。

虽然目前大明只开放了月港一处通商港口,但是广东、浙江等地都有商人出海,只是他们只是通过海船运输,将各地的商品通过海船运往月港交易。

至于海船出海后会怎么样,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各地海商出海的商船从官府申请的船引,目的地就是月港。

海上商船多了,魏广德可是知道这些海商都是什么人。

船只出海后到底是商人还是海盗,都在他们一念之间。

这么混乱,自然就需要朝廷进行管控,大明水师正好就此机会搞出来,让俞大猷正式成为大明水师提督。

和戚继光当初那个总理练兵一样,俞大猷现在的提督也只是个临时官职。

至于要不要冠名“皇家”,魏广德觉得没必要,因为水师的军费应该让兵部专门拨款。

现在的水师,造船的费用来自朝廷和地方,但大部分是地方承担。

这些都需要立规矩,沿海各省每年要提供多少赋税,兵部要拨付多少军饷,只有定下规矩来,才能保证大明水师一直独立存在,而不再是各省卫所军组成的临时部队。

......

内阁,李春芳值房。

几位阁臣轮流看了俞大猷的书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