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他们怎么想的(1 / 2)
心情刚刚好转的童贯一瞥之间看到在一旁跟着高兴的田正元,顿时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
不对!
宁阳揭穿了那个什么普世尊者,还把人带走了,那接下来宁阳会干什么呢?
当初童书瑶被宁阳关了几天,自己就打进去不少粮食,虽然田正元没有自己富裕,童贯也不可能为了这个和他没什么关系的普世尊者再给宁阳粮食。
可想想宁阳那副无赖的样子,童贯总觉得这件事没那么简单。
“老爷!大事不好了!”
童贯心里边这个气啊,刚刚好转的心情顿时又跌落下来。
“护国寺和白云观运了一大批粮食到户部,现在街上都传开了。”
“一次说完!”童贯真是被自己的这些手下气着了,也知道他们的‘套路’了,后边肯定还有话没说。
“护国寺的僧人还在城外架设了粥棚,帮着官府维持秩序。白云观的道士也是一样。而且还有其他寺庙和道观也在网户部运粮食。”
童贯听完眉头一皱,这就出乎他的预料了。
这么说护国寺和白云观是直接摆明态度站在宁阳这边了!
这可是魏国三百年历史上第一次!
虽然他们这些人对朝堂的影响力不大,可他们在民间可是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要是他们给宁阳站队,无疑会给宁阳带来巨大的好处!
“田大人,你赶快去安排一下,我要在十天之内把户部的粮仓买空!”童贯对着田正元说道。
“啊?丞相,小的拿不出这么多钱啊!”田正元立刻摆出一副苦瓜脸来。
他知道因为普世尊者的事,童贯对他有了看法,他也准备‘将功赎罪’,只是童贯让他把户部粮仓的粮食买空了,这他是真的做不到。
说起来户部粮食不多,那也是跟长安城内外巨大的需求量相比较,粗略估算一下,户部现在起码有三十万石粮食,加上现在那些寺庙道观还在往户部运粮,那数字肯定增加了不少。
如果是寻常时节,粮食不过是不过五两上下,贵的时候也不过七八两,可现在粮食在长安城那就是有价无市。
尤其是现在城中各大粮店纷纷关门,只有户部的几个粮店还在售卖,即便是户部粮店出售的价格,也是十两一石的平价粮,可他们限购啊。
每人每天只能买一斗米,这就让城中很多有粮食的大户起了赚钱的心思。
他们虽然不敢明面上得罪童贯向百姓卖粮,可背地里一直也没停下来,背地的交易量虽然不大,可价格却奇高,现在已经涨到了十五两一石。
童贯让他把户部粮仓的粮食买空,就算是按照户部十两一石的价格买,那也要几百万两银子。
他虽然这些年也贪了不少,可就是把他熬成油渣也凑不出几百万两来啊。
“哎。”童贯看着一副苦瓜脸的田正元也是一阵无语。
这家伙还真是不开窍,他就不明白,田正元这样的人是怎么坐上长安府尹这个高危职位,还在上面一座就是五六年的。
他其实这就是在甩锅,田正元如此死心塌地追随他,当然不是因为童贯长得帅,而是田正元一路走来就是靠着童贯扶持,不然别说长安府尹,就算是长安县令他也坐不稳。
而且,童贯和田正元之间也算是一种利益的交换,除了钱财之外,田正元和他背后的势力也是童贯布置的手段之一。
“谁叫你自己出钱买了,你就不会放出风去,让长安城的百姓们去抢购?”童贯无奈,只好亲自指点这个笨蛋。
如果不是这件事只有他这个长安府尹才能做到,童贯早就安排其他人干这件事了。
“哦,下官明白了。”田正元听完想了半天,想明白童贯话里的意思立马摆出一副了然的样子,看的童贯这个腻味。
“明白了还不赶紧去!”童贯不耐烦地挥手说道。
“吴大人,进来可有王君的消息?”童贯突然想到,昨天宁阳说让王君出任户部尚书,按理来说,王君曾经也算是他的手下,宁阳怎么也不会把如此重要的位置和大事交给一个‘叛徒’。
宁阳既然这么做了,就一定有原因,尤其是当初王君那个叛徒两次去和契丹人谈判,自己可是拿出了纹银百万两,粮食一百万石!
就算第一次那些粮食确实被送进了契丹人的大营,可后边五十万石粮食和五十万两白银可是跟着王君一起失踪了。
童贯现在想起这件事都觉得郁闷,虽然那些钱粮不是他拿出来的,可都是他威逼利诱和用利益交换来的,现在就这么跟着那个王君不明不白地失踪了。
而且在这个时候,宁阳有任命王君做了负责赈灾的户部尚书,这就更让童贯疑惑了,起码童贯觉得王君后边带走的五十万石粮食和五十万两白银进了宁阳的口袋!
这也是宁阳对长安城粮食危机一点不着急的原因,虽然不知道王君当初为什么背叛自己转头宁阳,那现在消失多日的王君再次有消息了,他自然要多关注一下。
“现在还没接到消息,下官已经派人盯着了。”
“不,这件事你要亲自盯着!”童贯果断地说道。
“是。”吴道奇嘴上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