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拾五章 人声鼎沸(1 / 2)
“丞相,好消息,小皇帝回城了,他这次真的把那些灾民弄到皇庄去了!”
“好!马上把消息放出去,我倒要看看长安城乱起来他还能怎么办!对了,立刻让人查一下小皇帝这几天都干了些什么”童贯激动地说道。
不过童贯还是命人调查一下宁阳这几天都干了些什么,因为这几天宁阳下令把长安城封闭,他们除了看到灾民从长安城离开之外,一点消息都没有。
当然,就算宁阳不下令,长安城的城门也不会打开,他们也怕这些灾民杀进来,宁阳要不是皇帝,那些守城的士兵也绝对不会给他开门!
宁阳已经出城已经三天了,这三天他一直不停地消耗城中的存粮,而且成效非常显著。
按照这样下去,户部的存粮根本支撑不到过年,其他地方运往关中的粮食也全都被童贯拦住了,即便是东都镇抚宁天宇也不例外。
此时的宁阳似乎并不知道长安城已经被童贯彻底包围住了,外界的粮食一点也运不进来。
而且长安城内也已经处在爆发的边缘了,宁阳看着眼前热闹的场景,是既高兴有心痛。
宁阳这次没有把所有的皇庄都开垦了,不是因为没有那么多皇庄,而是他不想把这些灾民分散开。
现在虽然这些灾民都很听话,看宁阳也得防着童贯再派人煽动他们再次暴动,所以宁阳这只是把龙首原这附近的皇庄收回来了。
宁阳也没有让这些百姓去修补长安城的城墙,而是以龙首原的皇庄为中心,开始修建房屋。
所谓人多好干事,加上宁阳这个穿越者对所有人进行了分配,几乎做到人人都有事干。
年轻力壮的汉子上山伐木,开凿石块,都是重体力劳动,不过宁阳也没亏待他们,每天都是馒头大米饭管够,每天还有肉汤。
龙首原军营里的士兵把皇庄周围梳理了好几遍。现在皇庄周围别说野兽了,就连老鼠也没有了。这样的结果就是大批的野兽堆积在皇庄,如果不是天气寒冷,这里早就没法住人了,孔德玉为此找了宁阳好几次。
最后还是宁阳把灾民顶在前边说事,孔德玉才勉强原谅了宁阳。
灾民也确实得到了实惠,那些野兽的肉自然进了他们的肚子,毛皮被硝制好了,解释的被军队拿走制作战甲,轻软的被制成毯子分发给灾民。
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则负责开挖地基,搭建房屋,妇女们洗衣服做饭送饭,开垦土地。
就连那些岁数很大的老人和孩子宁阳都没有‘放过’,帮着修建砍伐好的树木,对开凿的石块进行平整。
一片热闹祥和的场面,如果不是提前知道,根本看不出这些人在几天前还是一群吃不饱肚子的灾民。
“陛下真打算把这些留在长安?”孔德玉走到宁阳身边问道。
“当然,不然朕修这么多房子干嘛,你不会以为朕是找个由头给自己扩建宫舍吧。”
“陛下如果是扩建宫舍倒好了。”孔德玉无奈地说道。
“咦?你们儒家不是讲求什么克己吗?尤其是作为皇帝的朕,不是更应该勤俭节约才符合你们儒家的标准码?”宁阳不解地问道。
“如果是以往那种征发劳役修建宫舍,老臣怎么也不会同意,不过这次陛下就算是给自己修建宫舍,老臣也是双手赞成。”孔德玉说到这脸上也是带着一丝佩服的申请。
宁阳这次可不是白白使唤这些灾民,灾民干活宁阳是给工钱的!
除了一日三餐管饱之外,每人都按照从事的活计给不同价格的工钱。
比如上山伐木、开凿石块这些重体力劳动,每人每天有十文钱的工钱,就连拿着小刀子修剪树枝的小孩子一天下来也有三文钱的工钱。
别说魏国三百年了,有史以来还从来没有过这种好事。
以前不管是帝王还是官府,征发劳役都是免费的,百姓每年都要无偿给朝廷干活,有些时候还要自备干粮和工具。
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可宁阳这次不仅给这些灾民饱饭吃,还给钱!
除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和实在走不动的老人,只要肯下力气,每天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有钱拿。
虽然钱不多,可那是纯收入!
可这些灾民积极性这么高除了宁阳花钱了,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宁阳从一开始就向这些灾民承诺,只要他们听话,他们愿意的话就可以留在这!
“陛下真准备让这些灾民留在长安?”孔德玉一脸担忧地问道。
“当然,朕可是皇帝,说话怎么能不算话!”宁阳激动地说道。
“可如此多的百姓留在长安,长安负担不起啊!”孔德玉焦急地说道。
他没有说错,长安城最多的时候容纳了近两百万人,可随着国势日衰,现在只有七十万人,就这每年都要从江南、蜀中转运大批粮食,不然七十万人都养活不起。
现在突然增加三十几万人,而且大部分还都是青壮,江南的粮道现在也被截断了,长安城如何负担得起这么多人的吃喝。
根据城内最新的回报,户部的存粮最多还能支撑一个月,城中的百姓已经开始怨声载道了,他真不明白宁阳的那份自信从哪来的。
龙首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