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拾二章最是凉薄帝王心(1 / 2)
“陛下,这些事根本不是徐大人的错!”范远行此时也站出来说道。
众人有些失望,毕竟他们期待更多的是不停地惊奇出现,比如徐珍的老对手童贯站出来给他求情,现在范远行站出来,两人本就是一派的,没有一点新意。
不过他们还是有些期待,范远行和徐珍差不多,这家伙也是在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位子上做了十几年,和徐珍不同的事,徐珍是心甘情愿坐在户部尚书的位子上,这位范远行是不得已坐在那个位置上。
范远行,字孟涛,卢阳人士,天命九年也就是二十年前进士,从华南县令,常州同知,永安州知州,工部郎中,一路到现在都察院左都御史。
履历可谓辉煌无比,当然,他最大的标签就是卢阳人士,卢阳范氏,八大家族之一!
也只有这样出身的人,才会肆无忌惮地站在皇帝这边,丝毫不用担心别人对他家人不利。
他同样也是朝野上下公认徐珍的左膀右臂,这些年如果没有他帮忙,徐珍的日子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好过。
范远行此时脸涨的通红,看来被宁阳刚才的话气得不轻。
“范大人,你倒是说说,不是他这个户部尚书的错,难道是朕这个皇帝的错?”宁阳斜着眼看着范远行问道。
“天下如稠,自然不是陛下一人之过,不过这些年如果不是徐大人竭尽所能,朝廷早就入不敷出了。陛下如此怪罪徐大人,会让天下人对陛下有微词的!”
好家伙,果然靠嘴吃饭的家伙,这嘴一张不管是对手童贯,还是皇帝宁阳,范远行是一点情面都没有。
“你说得有点道理,不过朕现在没时间跟你争辩谁对谁错,既然他是户部尚书,那这件事他总是有责任的。”宁阳有点不讲理地说道。
“陛,”范远行还准备反驳宁阳,却被宁阳挥手打断。
“现在朕这个皇帝都自我放逐了,他这前户部尚书,还有现任的户部尚书王君,包括你这个监察不明的左都御史,还有薛程、王凌霄这些人,你们都有责任。”
大殿一片哗然,随着宁阳一个个把那些人的名字念出来,他们彻底蒙圈了。
宁阳说得这些人,都是保皇党的人,也是宁阳在朝中为数不多的支持者。
宁阳把天下混乱的责任全都怪给了他们,这是要干什么?
自断臂膀这种事不是没人干过,只是没有宁阳做的这么彻底,他把自己在朝中的所有人都念出来了,这些人不管是出于对他的忠诚,还是自己的羞耻感,都不允许他们继续呆在朝堂之上。
如果说之前还有人怀疑宁阳这是以退为进,退出这个被童贯控制一大半的长安城,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可现在宁阳把自己的班底全都揪出来,这是一点后路不留地离开,可以想象,这些人就算是留在朝中也肯定不会再跟着宁阳了。
这些人能站在朝堂之上,都是经历多少风雨的人,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看不懂宁阳为什么这么做。
“刚才朕念到名字的人,你们但凡是有点羞耻心,就跟朕一道去龙首原,大家一起反思,如果有人不想去龙首原,想返回原籍,朕就从国库拨付每人纹银万两,算是咱们君臣一场的离别赠礼。”
“刚才朕念到名字的人全都出列,要跟朕去龙首原的站在左边,要返回原籍的站在右边。”宁阳不耐烦地挥手说道。
只是童贯站在原地没有说话,他不是被震惊的,他早就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了,他虽然还是没想明白宁阳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不过最多的竟然是心疼。
以前不觉得朝中有多少保皇党,可今天宁阳这么一个个念出来,竟然有上百人!
这就是说宁阳带着这些人离开,他和宁康这些人就要拿出上百万两银子!
这些钱说是要国库出,可天知道国库还有没有钱,他斜眼看看旁边一脸激动的宁康、宁陵还有王云涛,这三个家伙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可不是宁康这种自以为是的蠢蛋,也不是王云涛这种朝堂政争的小白。
宁阳这么做他多少有点明白,宁阳这是在给这些自己曾经的保皇党留后路。
不然,宁阳这个皇帝离开了,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就要面对他和宁康这些人的拉拢打压,到时候这些人就会陷入到无尽的朝争。
当然,这些人即便是被拉拢到任意一方,都不会真正融入核心圈,甚至会被逐渐排挤打压,如果不接受拉拢,那他们将面临来自其他己方共同的打压。
最好的结果就是宁康或者宁陵登上皇位,这些人继续效忠新皇,不然的话,他们就算留在朝中也只能被逐渐边缘化。
宁阳这么做也算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排,看来宁阳这个小皇帝真的不简单。
幸好这家伙现在选择离开,不然自己还真算是遇到对手了。
不过想想要拿出几十甚至上百万银子,童贯就觉得肉疼,有这些钱他能武装多少军队,拉拢多少官员和各地藩镇。
果然,这次童贯没有猜错,很多,不,绝大多数官员齐刷刷走出班列站在有变大殿默默低下头。
童贯等人现在有点同情这些官员,这里边有不少人他其实是很看重的,这些人不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