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开学典礼(1 / 2)
谢灵运挠了挠头道:“还是不了吧,姑奶奶会打屁股的。”
“知道就好。对外就说自己是陈郡阳夏人,明白了吗?”
“明白了。”
领着两个孩子来到六班门口,班主任李陵马上迎上来道:“见过刺史大人,我是李陵。”
刘裕马上还礼道:“李老师好,这俩孩子就交给您了。”
说着看向两个小孩道:“这位李老师就是你们三年小学的班主任了,快见礼。”
刘兴弟和谢灵运听到刘裕的声音,马上鞠躬行礼,“李老师好。”
李陵笑着上前道:“哎,乖孩子。起来吧。”
“李老师,我还要去参加开学典礼,这俩孩子那就麻烦您了。”
“不敢,刺史大人您忙您的,孩子就交给我了,请您放心。”
“好。”刘裕笑着点头,再次叮嘱道:“你们俩要听老师的话,不然打屁股,明白了吗?”
“嗯嗯。”
两个孩子急忙点头应声。
......
青州教育部筹备了三年之久,青州的小学师资力量终于变得充足,今天全青州九个郡的所有小学同时开学。
小学学制三年,教授的也是一些基本课程,数学,语文,还有武术基础和道德。
之所以如此设置,完全是因为师资的问题,大部分老师也都是刚刚扫盲班毕业,
只学完了基本的数学,语文课程,以及本来在军队里学的武术阵列,所以只能教这几门课。
其实依照现在的状态,学生们学完这几门课,已经能在人群中拔尖,成为最渊博的那批人之一了。
毕竟大部分百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更别说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了。
教育部早在三年前就成立了,孔鲜任部长,到彦之任副部长。
本来刘裕的命令下达,孔鲜是要基本上照搬的是儒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来设置课程的,
但是到彦之不同意,他是真正的底层出身,知道百姓们如今的状态,也知道如今青州的财政情况,
要是设置这么多课程,孩子们学不完辍学不说,青州的财政也吃不消。
最后刘裕拍板,孩子们小学毕业之后,能够用常用汉字遣词造句,会四则运算,还有一定的军事储备,懂基本的伦理道德即可。
当刘裕说完,孔鲜回道:“大人,这会不会太简单了,这连儒家学问的入门还没到,何谈教化天下,属下觉得这是浪费财力。”
刘裕笑着道:“鲜仁,饭要一口一口吃,怎么可能一蹴而就呢,读书识字也是教化天下啊,哪个儒生不是从识字先开始的?
况且学完这些东西,已经超过大部分普通百姓,不论是在地方还是军中都是青州的精英人才,如何算浪费钱呢?”
刘裕的话最终说服了孔鲜。就这样,一场轰轰烈烈的老师培养运动开始了,
先是孔鲜带着人在军中开设扫盲班,而后扫盲班毕业的学员马上成为老师,继续带人向其他地方的部队中大规模扫盲,
就这样,三年时间里,青州终于培养起了一批合格的小学老师,才有了今日青州九郡六十五县,一千八百多所小学同时开学的盛况。
但是这样的盛景刘裕还是没时间参与,就在广固小学的校长在操场上给家长们讲述,小学毕业生可以优先入军,优先选拔官吏的时候,
刘裕带着侍卫营匆匆出城,今天青州陆军军官学校也在举行开学典礼,作为校长的刘裕必须上台发言。
经过多年的乱局,刘裕深刻地明白了当初历史书上老师的那句批语,‘兵骄则逐将,将强则叛上。’
乱世中的将领们总是按照远近亲疏的关系进行兵士分类,毕竟他们的兵大部分都是从百姓家里直接绑来的,
这就不免的要出现山头主义,大帅是最大的军头,领导者大,叛乱很难避免,
而能够解决的办法就是将领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且要打破信息孤岛,不要让军中有小圈子形成的土壤,军校就能扮演这种角色,
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编制的军官们同在一所学校上学,可以形成一个更大的圈子,
而他们必须放弃原本的军职,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分配其他更高的职位,这样一来原本的他们在军队中的小圈子也解散了,
为了保持军队的纯洁性,刘裕下令所有军队禁止经商,所有的物资金钱都必须通过后勤部运送,而且取消了亲兵制度,改用警卫连。
原来的亲兵就相当于将领的私兵,基本上都是将领的亲信,无论是调职还是升迁,这些人都是跟着的。
现在的警卫连是部队专门配备,军官离开之后不能带走,新的职位上自然有新的警卫连担任保护。
军队也进行了大改,原来那种叠床架屋的结构非常繁琐,什么左军右军,还有两千五百人的小军编制。
而且还有职位和勋位同名的情况,这种乱七八糟的情况也体现了。如今乱世中春秋战国一直到魏晋之间的军队文化冲突。
于是刘裕就按照自己后世的知识进行了改革,军队编制改成了军师旅团营连排,原来的什伍长分别担任班长和副班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