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回朝述职的人们(2 / 3)
、大臣,更是叫人想不提防内臣都不行。 故此,大宋严格限制内臣。 所以,在大宋,内臣有着天花板限制。 内臣官职不能超过节度观察留后! 同时,严格限制内臣收养养子。 蓝元震能有五个嗣子,是因为他有勤王保驾的功劳——当年禁中大火,是蓝元震背着仁庙,登上的西华门。 同时也是因为,蓝元震的养父蓝继宗,历事四朝,劳苦功高! 除蓝元震外,大宋百年,还未有其他内臣,能享受这样的特殊待遇。 如今,赵煦准许宋用臣开这个口子。 要说没有隐患,怎么可能? 内臣都是些什么人? 别人不知道,作为皇帝的赵煦还不清楚? 这一个个看着,确实是忠心耿耿。 然而,这些家伙没有一个善茬。 你像石得一,执掌探事司这二十余年,猜猜看,他手中有没有类似百官行述这样的东西? 还有宋用臣,作为土木大师、水利专家,主持无数工程的大貂铛,猜猜看这么多年来,他有没有贪污受贿? 难道,旧党的那些人对宋用臣的指控,都是胡说八道,空穴来风? 好多事情,赵煦心里面是清清楚楚的。 可问题在于,有些事情不用内臣,真的没办法做。 就像好多事情,赵煦不用外戚,就根本推不动。 这世界就是这样,甘蔗没有两头甜。 想要达到目的,就必须付出一些代价。 好在,对赵煦而言,环境非常好! 因为在他之前的六代赵官家,孜孜不倦的帮他将外戚、内臣、武臣都已经规训好了。 所以,不需要担心,在他这一代人就出现什么权倾朝野的外戚,自称九千岁的内臣。 至于他之后? 说老实话,他管不着,也管不了。 …… 元祐元年十二月甲午(初十)。 从河北风尘仆仆赶回的宋用臣,终于抵京。 一回来,宋用臣就到了福宁殿,拜见了赵煦,并谢天恩。 然后,又去了庆寿宫、保慈宫谢恩。 与此同时,天下州郡中,受命回朝述职的文武官员,也陆续入京。 在宋用臣入京后第二天,权发遣淮南东路转运使赵偁抵京。 赵偁是能吏! 这一次的淮南大旱,他的能力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淮南东路,受灾人口百万以上。 但在他的调配下,一切井然有序,所有灾民都得到了基本赈济。 同时,为了恢复生产,在旱灾过后,赵偁上书朝廷说:臣查知旧事,得楚、海、泗、亳、宿等五州旧年水患最甚,今虽大旱,然计明岁恐又水患,乞发运司自常、润州收籴稻种,以备五州来春布种! 这是一个很妙的策略。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今年淮南大灾过后,淮南一度是:流殍载路,老嬴转沟壑,壮者起为盗。 但正是因为有赵偁,第二年春播后,淮南诸州就渐渐安定下来。 以至于赵煦亲政后,从淮南来的士人商贾,依然在传颂赵偁之贤。 可惜的是,在赵煦的上上辈子,赵偁在绍圣二年就已去世。 而如今,因为救灾及时,同时,赵煦舍得花钱的缘故。 淮南诸州,虽然受灾严重,但社会秩序并未生乱,灾民也基本得到了救助。 在宋用臣的主持下,以工代赈,开展了各种生产自救和水利工程。 百万规模级的难民潮没有出现。 而赵煦对赵偁的工作,也是全力支持。 要钱给钱,要人给人。 总数超过十五万石的稻种,也在常州、润州、扬州准备好了,只等大运河开航,就可以运抵淮南诸州。 当然了,如此规模的自然灾害,不可能没有损伤。 虽然没有统计,但饿死、病死和在逃难路上死去的灾民,起码也在一万以上。 好在,赵煦早已做好了相关准备。 他动员了几乎整个汴京的宗教界。 京畿范围的道观、寺庙里的牛鼻子和大和尚几乎是倾巢出动,赶赴淮南受灾州郡,举行水陆法会,为灾民与死难者祈福念经超度。 有着宗教的安抚,受灾灾民们的情绪,大体稳定。 与赵偁一起回京的,还有权发遣都大江淮发运副使蔡卞。 蔡卞在发运司这一年多,干的不错。 至少,他带着的漕司,没有干扰赵煦的海盐大策。 反而是,多有助益。 而蔡卞这一次回京,除了述职外,还带回了一批货物。 从广西的榨糖作坊里,出产的糖霜与红糖。 虽然不多,也就百石上下,其中糖霜不过两百斤。 但,这批糖货的入京,也宣告着,一条从交州到汴京的糖类贸易路线被打通。 糖,将成为一条连接中原与交州的生命线。 只要这条贸易路线稳定几年,那么,交州八州就再也不可能从中国分离出去。 因为,没有人能承担,让中国吃不到糖的罪名! 赵偁与蔡卞回
↑返回顶部↑